文档详情

2014年电大金融学复习小抄.doc

发布:2017-09-17约2.85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与工商管理《金融学》期末复习方向 2011、05(教师版) 一、考试题型、分数比例 名词解释15%(3题),判断题10%、 单选10%、多选20%、简答题30%(3题)、论述题15%(1题) 二、判断题参考《金融学学习手册》,不用改错。 题目复习方向: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 15分) 1、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其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2、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3、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其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企业的债权信用和股权信用等。 4、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5、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6、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7、金融风险——经济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 8、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9、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10、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3分)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是重要的融资形式。 1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12、泡沫经济——是伴随信用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依靠信用造成虚假需求,虚假需求又推动了虚假繁荣,导致经济过度扩张。当信用扩张到无法再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泡沫就会破灭,并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 13、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D.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2、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 )。 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B.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固定汇率制 C.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盯住汇率制 D.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弹性汇率制 3、在国际信用中,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一般较高,它一般是基于( )来确定的。 A.国际资本市场利率 B.伦敦同业拆借利率 C.借贷双方商定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4、有效资产组合是( )。 A.以最低的风险取得最高收入 B.取得与风险相适应的收益 C.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D.相同风险下应取得最高收益 5、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反映为( )。 A.借方增加 B.贷方增加 C.借贷减少 D.贷方减少 6、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 )。 A.生产一体化 B.贸易一体化 C.金融全球化 D.货币一体化 7、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 A.恒久收入的作用 B.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C.利率的作用 D.汇率的作用 8、治理通货膨胀中可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政策是( )。 A.限价政策 B.指数化政策 C.减税政策 D.增加供给的政策 9、金融市场监管中公开原则的含义包括价格形成公开和( ) A.市场利率公开 B.检查结果公开 C.市场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