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讲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原文地址:《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授课提纲作者:法律学苑
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
主讲人:刘峰 教授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任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领导工作概括起来有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
我觉得毛泽东同志当年的这个论述对于今天的领导工作依然适用。不过我们今天要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意识准确地把握毛泽东的论述。领导干部主要的职责是出主意,但并不意味着出主意是领导干部的专利。因为进入21世纪,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普遍提高,很多的主意,企业的、社会的、广大的员工都可以出。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不是所有的主意都由领导者去出,应该把很多适合社会中介组织、适合企业、学校、医院,适合方方面面出的主意交给下级去出。
再一个我们要理解毛泽东所说的出主意,它的最终、最后的主意,从领导者和领导班子那里产生出来。至于这个主意最初、最先从哪里出来的,从今天看来是无关紧要的。我们想把它说得更清楚一点,给各位干部交流。实际上今天的县市长,今天的领导干部要想做好领导工作,一方面是出主意,更重要的是选主意。选择的“选”;定主意,决定的“定”。出主意和选主意合起来才构成今天我们说的领导决策的全过程,。不少的干部误认为领导决策就是出主意的过程,而且所有的主意都由自己来出,从而限制了我们思维的空间,限制了我们决策的质量。所以今天我们强调领导者既要出主意,更要选主意,把自己出的主意和别人出的主意放在一起加以权衡、比较、判断,最后形成一个可行、可靠的方案。我觉得这样来理解毛泽东所说的出主意,对大家来说可能更加适用。
毛泽东所说的第二件大事用干部,这个我们今天也要进行全新的理解。用干部的“用”,这个词本身一不小心就会把我们引入一种错误的理解。为什么这样说呢?人不是工具,干部也不是工具。严格的说,人是不能用的,干部也是不能用的。但是毛泽东共产党咱们几十年来,已经赋予了用人、用干部的全新的含义,准确的含义。实际上用人是用制度,通过制度、通过环境来发挥干部的作用,用干部是使干部发挥作用,发挥积极的作用。而这个“用”是一种作用,是一种影响力,是一种领导力的概念。这样看来毛泽东的出主意、用干部给我们最大的启发,那就是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不要什么都去抓,什么都去做。而应该集中精力抓好这两件大事。领导工作的大趋势,就是不断地减少领导工作的数量,具体业务、事务少做,要腾出精力提高领导工作的质量。那应该抓好出主意、用干部这两件大事。,用今天大家熟悉的话来说,抓好决策和用人这两件大事。
刚才我们是从毛泽东的出主意、用干部谈起,现在我们讲第二点。
第二,从邓小平的领导就是服务谈起。
邓小平有句名言“领导就是服务”。大家可能非常熟悉这种论述,可是我们想过没有?“领导就是服务”,那是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来的。我认为他提出了两个转变。一个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的治国的方略上来,效果非常的好,举世公认。再一个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那就是领导的方式,由“以领导者为中心”转变到“以被领导者为中心”。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者给谁服务?给人民群众服务,给被领导者服务。邓小平这一观念,和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忽略了邓小平这一论述的深刻的意义。很多事情不是由领导者去干,直接去干,而是咱们当干部的,当市县长的,以及在座的在各个部委局的,在政府各个部门工作的,你去给老百姓创造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市场的监管,包括社会事务的管理,包括公共服务,你退到后面,退到侧面,把舞台的中央留给群众、留给社会、留给企业,让他们去创新、创造。我们领导者要善于当配角,要善于当公仆,这是领导真正的含义。
所以这一年跟大家一起学习领导的科学、研究领导的艺术,我觉得对我本人最大的启发,就是邓小平的领导理论,“以领导者为中心”转变到“以被领导者为中心”这个根本的转变。怎么样当好领导?就是看你手下的人,看你被领导的人,他的工作业绩提高了,那么你的领导也就有效了。不是让你下场去踢球,不是让你下场去开机器,搞开发区,你直接去招商引资。很多的市县长直接招商引资,似乎很有成绩。但是后来呢?用不了几年,当地的经济依然发展不上去,为什么呢?这是我们领导者的错位,你是提供服务的,是搭建舞台、搭建平台的。真正的这个舞台搭好了,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活力,让我们的企业去独立决策,那么你这个政府领导就当好了。所以我们认为毛泽东说的两件大事,严格地说,还是领导者为中心。只不过领导者琐事不干,抓大事。到了邓小平又进一步。领导者不仅抓大事,而且更加科学艺术。搭好舞台,让下级去干事,更加接近了领导的本质。
第三点,江泽民同志说,各级领导者都要学习研究领导科学。
什么是领导科学?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论述,领导科学就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