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社保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国社保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时间:2007-7-30 15:02:33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网 ?【大?中?小】【打印】【语音新闻】【短信发送】【邮件推荐】【关闭】 外国社保模式面临改革风潮
从社保资金的营运模式来说,国外社保制度类型可划分为欧洲模式、美国模式、拉美模式与新加坡模式。上述四种模式在融资方式上实际可以划分为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下简称欧美模式)为前者,拉美模式和新加坡模式为后者。
欧洲模式基本以行业为单位统筹,实行现收现付制,资金征缴渠道由全国统一的机构进行,资金的管理与支付完全由行业成立的委员会负责。美国模式资金的运营完全采用现收现付制,全国采取大收大支的方式,统一归集到全国的一个机构管理,几乎完全投资于政府债券,而不做任何市场化的运作。
拉美模式是建立个人账户,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统统纳入到账户里面,资金实行完全的市场化投资。新加坡模式一般被称为中央公积金模式。该模式的投资管理完全由国家集中决策,统一投资。分散决策还是集中决策,这是拉美模式与新加坡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
欧洲模式的优点在于其福利水平较高,共济性较强,再分配力度较大。弊端在于国家的包袱沉重,财政压力太大,于是就只好增加税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这又反过来导致许多其他问题的产生,如企业竞争力、居民消费能力和劳动激励等问题,社会活力受到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美国模式由于完全是采取购买国债的投资方式,由国家承担全部责任,回报率十分稳定,这样,资金余额就非常大,去年底美国社保资金已达1.3万亿美元。在美国模式中,由于在资金征缴和给付上均为大一统和大收大支,便携性非常好,劳动力流动不受任何影响,并且,与欧洲模式相比,更加公平一些,富翁与贫民之间的差别不大。
拉美模式和新加坡模式回报率都很好,缴费比例比欧洲低得多,个人和企业压力都不大;与欧美相比,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个:一是覆盖率低一些,二是替代率低一些,三是几乎没有社会共济性。他们的优势是在财务上国家没有任何包袱,劣势是个人的福利水平比较低。
上述四类模式都在改革,改革浪潮风起云涌,以应对正在变化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他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福利水平和反贫困问题。
欧洲模式的改革措施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增强财务上的可持续性。为此,他们大约采取了五种办法:一是降低待遇水平即替代率水平,二是提高缴费标准,三是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以期达到增加制度收入的目的,四是提高各种给付的待遇标准(主要指失业、医疗等),五是扩大投资渠道,以期提高回报率。由于这五种办法大多仅是改变制度的参数而已,所以,也被称为“参数改革”。还有一些国家采取了“彻底改革”的办法,也称为“激进改革”,即对制度的结构进行根本改革,如意大利、瑞典、波兰等将现收现付制改为名义账户制。
美国模式养老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设计方案,试图将纯粹的现收现付制改造成部分积累制(引入个人账户),但这项制度在美国尚未实施。此外,美国在“非缴费型”福利项目中的改革力度较大,改革取向与欧洲模式相同,主要是提高待遇给付的资格标准,如“1996年福利改革”就主要是针对相关家庭福利项目的。
拉美模式和新加坡模式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强调社会公平问题。由于积累制基本解决了财务可持续性困境,社会再分配问题便提到了议事日程。一些国家纷纷在完全积累制之外再额外加上一个基本养老金,并惠及全体退休阶层,不管经济状况如何。这些做法就是世界银行去年提倡的五支柱理论中“零支柱”的做法,以期提高待遇水平,削减贫困。采取中央公积金的新加坡模式国家试图扩大投资渠道,或是增加个人账户的投资因素,或是增设附加功能等。
借鉴国际经验,采用混合型名义账户制
现阶段,我国基本社保制度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对外部而言,基本社保制度存在缺陷,门槛太高,难以覆盖全社会。我们的基本社保制度即城镇社保制度门槛太高,便携性太差(异地转移难以接续),从而导致农民工、农村人口、失地农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几大群体不能覆盖进来。
对内部而言,基本社保制度投资方式存在缺陷,潜在财务风险和治理危机是内生性的。目前的社保制度在设计上虽然采取统账结合的形式,从理论上讲,这是各取所长,为我所用,但是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个人账户资金的投资效率问题。另一个是社会统筹资金也存在着重要的缺陷。
因此,下一阶段,我们要采取三大措施完善社保制度,使之成为困难群众生活的源头活水,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
改造基本社保制度,使之具有覆盖其他群体的能力。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发达国家的社保体系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就覆盖率的难题而言,关键在于制度设计的缺陷。我国现在是世界上覆盖率最低的国家,到2020年要建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