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方向抓落实做好最后阶段的化学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明方向 抓落实 做好最后阶段的化学复习
娄 延 果
一、近两年国命高考化学试题的特征和走向
重基础、重课本、重经典、重能力
(一)稳定性
试题的难度、命题思路、题目分布基本稳定
1.试题结构和形式的稳定
2.试题题境的稳定
3.试题考查内容的稳定
●选择题:
1.主要考查对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速率和平衡、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电解质、电化学、反应热(实例取材书本知识之外,会联系紧密的知识,生活、环保材料、化工生产、新技术等)
2.元素化合物知识及与实验、计算的融合
3.有机物代表物的分子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等
●无机推断:
1.所联系的重点知识点仍是H、C、N、O、Na、Al、Si、S、Cl和Fe、Cu等元素的单质及其相关化合物性质。
2.近两年突出其与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模块相结合(学科内综合)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1.基本理论重点考查(周期律表、原子结构、化学键、电化学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与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电离平衡、盐类水解、溶液pH、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等)。
2.重点知识点重点考,(如: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电化学原理应用等)
●实验题: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侧重探究实验考查,因而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识别实验装置图,并能运用已有实验基础知识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特别要重视对课本实验的研究,培养探究意识。
4. 对化学用语重点考查的稳定
(二)稳中有变
1.注重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框图推断是靠多年约定俗成的含义来命题的:
◎每个箭头代表了一个化学反应;
◎部分生成物可能未标示出;
但近两年出现了多个反应合并为同一转化关系的题目,必须引起注意。
化学计算的考查力度略偏大,但不难
总之:高考的内容主体没有变化;高考试题的难度没有大的变化;试题的设问方式、提问角度基本没有变。
二、化学高考复习的思想和策略
1.总体的复习指导思想和策略不变;
?考查的能力、内容、形式要求没有变化;
?试题内容以考基础为主的格局没变;
?试题的情景和设问方式基本没变;
?理综的卷型、学科分布大体没变。
2.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复习高中化学,要按照化学知识结构,以化学理论为指导,着力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编织科学网络,形成科学体系,紧密联系实际,培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必须从中学化学知识体系的整体高度来看待和重新认识每一个知识点
如“硫及其化合物”当时只有“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两个认识工具,其实,“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热化学”、“化学平衡”都是重要的认识工具。
“物质的量的计算”当时元素内容少,难以理解和体会“物质的量”为核心,对化学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复习时要处理到位。
4.从高考试题研究中把握考查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5.以化学学科的本质复习化学
6.运用科学思维,把握规律,提升推理能力
7.独立完成创新设计,提升实验能力
三、规划落实好后三个月的复习
1.高三复习的阶段
①11年9月中—12年2月底 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②12年3月初 —5月初 二轮专题突破+综合训练
③12年5月初 —5月底 综合强化训练+查漏补缺
④12年6月初 自我调整
2.三个轮次复习的不同涵义
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按章节复习
第二轮复习:进行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
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知识和谐阶段、能力协调阶段
3.二轮复习的三项基本任务
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 套题 + 综合训练
主要任务是:
(1)训练学生的实战经验——答题技巧、应变能力、规范书写、认真审题等。
(2)对学生掌握不很牢固的知识,进行专题突破。
具体方法是:
套题用于查漏,专题用于补缺。通过精选全国各地模拟题,组成8+4的套题,让学生实战模拟练习,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组专题进行练习讲解;突破这个重点问题后再做套题,发现问题再专题补缺。
4.三轮的作用和目的:
(1)查漏补缺,稳定成绩:
①一定用习题来查,查到问题回到课本解决,形成稳固的解决问题基础;
②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严重问题;
③列出常见的考试热点问题,请同学把自己仍然觉得有问题的知识找出来。
(2)形成做题的综合能力:会做+巧做,以实现最大分数。
(3)补缺的方法是:采用小专题讲练结合的方法。
5.最后期的复习怎么做?
三轮、四轮复习: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放松度,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不能太自由,但这不等于一直给其讲课;
回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