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结构稳定性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06-04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 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 闫小宁 【教材分析】 《探究结构——结构与稳定性》是广东版教材的《技术与设计2 》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结构的稳定性安排在学生学习了“认识结构”之后,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浅到深由易到难。教材首先通过一些不稳定的现象,进而引出结构稳定性的概念。从实例出发,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这一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结构与设计》这一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结构的基本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与巩固,而且也为后面的结构与强度、结构的设计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技术与设计1》的内容,经历了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对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结构是具体的、形象的,结构的稳定性是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且学生在以前进行作品设计制作过程中也已经对稳定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对于基础好,思维活跃又有着很好的技术素养的高二学生定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结构的稳定性的概念。 2.掌握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懂得如何保持结构的稳定。 3.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结构的交流探究,能分析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4.经历将结构的基本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的过程,初步掌握结构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创新精神和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5.经历技术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和技术探究方法,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参与技术活动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6.通过技术实践活动,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培养自己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结构的稳定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区分“接触面”与“支撑面”这两个概念 3.通过技术活动,学会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内容与学情分析,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以“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主线,并以这条主线进行展开,使学生达到将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用技术活动的手段巩固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设计实践等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作品评价采用了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评价方式,且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学准备】 多媒体、粗导线、尖嘴钳、钩码(50g)、米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提问:1.结构的含义 2.结构的类型 结构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形态,还能承受力的作用。通过倒塌的建筑物和被大雪压坏的电线杆两幅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由此,引出结构的重要性质——稳定性和强度,这节课主要探究结构的稳定性。 【板书】 探究结构 稳定性 结构的性质 强度 图片案例让学生对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懂得探究结构性质的重要性。 课 堂 教 学 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过渡】什么样的结构是稳定的?结构的稳定性含义是怎样的呢? 【合作探究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小组交流讨论结构的稳定性,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什么是稳定性。 【板书】 含义:结构在力 的作用下维持其 稳定性 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结构的性质 强度 举例生活中结构稳定性的例子。 强调:一是要确定结构原来是什么状态;二是结构受力作用下状态不变,是稳定的。 【过渡】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合作探究2】以生活或学习中的结构为例,分小组交流讨论: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结构的稳定性?讨论之后,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具体讲解分析,并再举例说明。 【板书】 含义:结构在力的作用下 维持其原有平衡形 稳定性 式的能力。 结构的形状 结构的性质 影响结构 重心的位置 稳定性的 因素 支撑面的大小 强度 。。。 。。。 【合作探究3】 案例分析:边长5×100mm(A),20×20mm(B),高相同的长方体,重心的垂线在底面的中心,这两个结构哪个更稳定? 【精讲点拨】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1.结构的形状 结构的形状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 结构的几何形状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