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保胆术中应用.doc

发布:2017-08-30约1.6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保胆术中应用【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保胆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9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胆囊结石保胆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及胆道镜取石方法,治疗组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技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及手术指征 诊断标准:(1)胆囊腔内可见清晰的圆形或者椭圆形强光团;(2)强光团下方或者后方出现无回声片、带状声影;(3)改变体位时强光团可移动;(4)大颗粒、泥沙样或者小碎石沉积较厚时,胆囊后壁显示有明显的强回声带,并可随体位变化而发生移动。手术指征:(1)胆囊内单发结石或者结石数量较少者;(2)无急性炎症性的胆囊结石;(3)B超检测空腹与脂肪餐后胆囊收缩面积超过30%;(4)并无胆管结石及上腹部手术病史;(5)患者有强烈的保胆要求[2]。 1.3 手术方法 1.3.1 对照组 经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皮肤,经B超定位,在胆囊底体表投影位置切开皮肤3~4 cm,依次切开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腹直肌进腹。在胆囊底部提起胆囊,将其底部切开,胆道镜(软性或硬性)进入,用取石网将胆囊内结石全部取净;已嵌顿结石可行内镜下碎石后取石,仔细探查将胆囊内结石取净。胆囊切口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及浆肌层包埋。逐层关腹,皮肤用拉合胶条粘合。 1.3.2 治疗组 在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将腹腔镜置于脐下,进腹探察后决定是否保留胆囊[3]。经腹腔镜引导在上腹壁胆囊底投影处做一1.5 cm切口,若胆囊周围光滑无粘连者,可缝合胆囊底2针做牵引,从右上腹切口提出胆囊,切开胆囊底置入胆道镜,开始用取石篮套取结石,如遇到取石篮无法取出的细小结石,可用生理盐水将其冲出胆管;如遇结石体积过大,可将胆囊移至腹壁穿刺口,并切开胆囊,吸引器吸出胆汁,或是夹出结石,胆囊塌陷后即能将其取出体外,经胆道镜反复检查确保无残留。用可吸收缝线将胆囊切口全层连续缝合一层,浆肌层包埋一层。关闭腹腔,皮肤用拉合胶条粘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但对照组略高于治疗组。同时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略高于治疗组,验证在腹腔镜下行保胆取石术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通过笔者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发现,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与切口过大引起的腹腔感染有关;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说明在腹腔镜下行保胆取石术术后并发症少。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囊结石保胆术可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向红,卢海武,薛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保胆术中的临床应用.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49-50. [2] 帅艳.胆囊结石B超与病理诊断的相符率研究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47-350. [3] 董万斌,郝青,孙严,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保胆术中的应用.中外医学研究,2010,8(7):158. [4] 付长杰.胆囊结石110例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比较.中国医药指南,2010,8(10):73-74. [5] 张勇,符国珍,吕明,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治疗体会.海南医学,2010,21(6):20-23. [6] 李云,许建平,简锋,等.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有功能胆囊结石80例.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4(1):47-48. (收稿日期:2011-02-21) (本文编辑:车艳)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