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片机课程设计论文基于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doc

发布:2017-12-04约9.34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片机课程设计论文 姓名:耿宇 学号036 姓名:薛刚 学号007 班级:08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 指导教师: 摘要 本论文主要讲述了数字温度计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程序设计。硬件主要包括以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显示电路等。温度采集传感器采用的是美国Datlas半导体公司(现已并入MAXIM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新推出的一种串行总线技术。该技术只需要一根信号线(将计算机的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合为一根信号线)便可完成串行通信。控制电路的核心器件就是AT89C51单片机,显示电路采用8位共阴极LED数码管。由单片机控制传感器的读写来测量环境的温度,再通过与单片机连接的数码管将温度显示出。 由于采用了DS18B20作为侧位元器件,这使得本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硬件电路相对有减少。因此本温度计成本降低,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关键词:单片机、显示电路、温度传感器DS18B20 目录 设计任务及方案分析 芯片功能简介 3. 硬件系统电路设计(一定要有硬件连接图) 4. 软件编程调试及性能分析(应该包含程序框图和程序) 5、总结 参考文献 谢辞 1. 设计任务及方案分析 一、任务要求 设计内容:用单片机、温度传感器等器件实现温度采集, 要求采集的温度精确到0.1oC 设计要求:1.硬件设计。掌握单片机、温度传感器、 显示电路等相关原理与知识;画出原理图 2、软件设计 3、用PROTEUS软件对硬件系统进行仿真 4、两人一组做实物 5、按照毕业论文要求交一份设计报告 二、设计总体方案及方案论证 按照系统的设计要求,本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主器显示电路。 2. 芯片功能简介 一 AT89C51的功能简介 1、 AT89C51芯片简介 AT89C52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平,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 ),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与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52产品引脚兼容,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32个可编程I/O口线, 3个16位定时/计数器,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功能强大的AT89C52单片机适合于许多较为复杂控制应用场合。 2、 引脚功能说明 (1)VCC:电源电压 (2)GND:地 (3) 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0写“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位,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4)P1口:P1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E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LL)。 与AT89C51不同之处是,P1.0和P1.1还可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 1.0/T2)和输入(P 1.1/T2EX ),参见下表。 Flash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P1接收低8位地址。 P1.0和P1.1的第二功能 引 脚 号 功能特性 P1.0 T2(定时/计数器2外部计数脉冲输入),时钟输出 P1.1 T2EX(定时/计数2捕获/重装载触发和方向控制) (5)P2口: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2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L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 @RI指令)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 (6)P3口:P3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3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P3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此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ILL)。 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O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