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套性一种关于微博价值本质探讨(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嵌套性一种关于微博价值本质探讨(上)
嵌套,从字面的意思看,是嵌入并套在一起的意思,现实生活中有大量使用嵌套的方式对物体加以固定的实例,最常用的就是螺丝与螺母之间的嵌套。对于物体的固定,往往需要嵌入物与被嵌入物之间有合适的接口和合适的比例关系,这样才有可能嵌套在一起。而一旦嵌入物能够与被嵌入物适配,就会形成持久稳固的关系。而对于微博这样的产品而言,它不仅因为符合网络产品发展逻辑而顺利地嵌入互联网的技术平台上,而且在众多相关产品的滋养和用户的呵护下不断生根发芽,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微博产品不是简单地嵌套进互联网世界里,而是携带着生命基因植入这一土壤肥厚的平台中。因此,微博产品之于互联网平台,是一种植入式嵌套:就其对于人类传播形态的贡献而言,一旦用户接受它,就意味着革命性的种子植入最适合的土壤,在逐渐生长中开始慢慢释放价值,进一步激发互联网媒介的活力。这一进程涉及到微博产品的各个方面,从微博产品的功能开发、微博信息的传播方式到微博对于人类社会网络的重构,无不体现微博产品的嵌套规则。可以说,“植入式嵌套”是解读其价值本质及发展趋势的一把钥匙,它构成了微博价值发展的基本逻辑。
一、产品功能的嵌套式开发
将手机短信发布到一个公用平台上来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沟通,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的设想,是微博产品发明的直接动因。发端于美国并第一个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微博网站Twitter.com,就是以最简洁的界面设计来满足用户发送和浏览信息的需求。在以海量为特征的网络信息世界里,单次发送信息不能超过140个字的限制,让这款产品相较于绝大多数网络产品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但就是这样一个为信息的即时快速流动服务的数字媒介产品,却诠释了一个最为浅显的道理: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产品形式虽简单,但为那些希望发布及获取有价值信息的用户而言,却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这就是微博产品的精髓所在。围绕这一核心功能,相关功能逐渐开发出来:与多个信息传播平台连通的信息沟通??能,和自己的好友、同行、同事等建立便捷互动通道的人际关系维护功能,从数量庞大的信息中搜索有价值信息的搜索功能,商业组织借以开发、维护客户的客户服务功能以及商业管理功能等。也就是说,互联网其他产品所具有的功能在微博上基本都具备,同时还开发出了许多新的、形式多样的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开发则具有明显的嵌套特点:微博网站提供基础性的功能,延伸的、外围的功能绝大多数都是由第三方来开发的,之所以用户能够应用多样化的功能,关键在于微博网站开放了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各种第三方软件能够找到与微博网站对接的接口,主动嵌套到微博网站里,使其整体功能不断拓展和完善。以Twitter为例,该网站并不提供特别复杂的功能,但几乎所有忠实的用户都拥有自己喜爱的第三方应用,据统计,正在开发和已经完成的Twitter应用软件已超过5万个,大量第三方软件开发公司或个人主动为Twitter贡献自己的才智。而Twitter所要做的,就是搭建基础的平台,便于第三方的嵌入。Twitter开放API吸纳各种应用软件的做法深得长尾理论的精髓:第三方开发软件大大节省了Twitter公司的开发成本;主流应用之外的软件虽然用户数量有限,但大量软件吸引的用户数量形成的长尾用户的总数并不在少数;那些个性化软件往往能够对使用者形成更大的吸引力,一旦他们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将会带动更多用户对软件的使用。这是网络时代协同生产的典型形式,生产者(Producer)和消费者(Consumer)的界限日益模糊,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以至于用于描述这种现象的新词也被发明出来――产消者(Prosumer)。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产品在功能上的嵌套式开发,也是吸引用户嵌入产品中的有效手段。
微博在吸引功能软件嵌套进产品的同时,以积极的姿态展开大范围的合作,实现与其他网络产品的相互嵌套,以便捷性提升微博产品的吸引力。在互联网上,当A产品与B产品建立合作关系时,意味着双方都可以借助对方增加被更多用户选择的机会,因此,能否找到足够多的合作渠道来拓展用户市场,也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检验手段。出于方便用户通过自己的产品发送信息到微博的需要,许多网络产品都打开了通向微博的大门,将产品的界面变成了微博信息发送的终端,如即时通讯工具、邮件、博客等网络产品甚至是电脑桌面系统,都可以作为发送甚至接收微博信息的入口。这就意味着用户在聊天、收发邮件、撰写博客的时候,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或观点随时随地地发送出去,而不必登录到微博网站上。而许多围绕微博所开发的功能软件,也可以嵌入到浏览器中,只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使用微博功能,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