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建立学生档案
开展班会活动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个体发燕尾服的主要有四个,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题目、引言、正方、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题目是指报告的标题或者课题名称;引言往往简明扼要地说明目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正言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就是对问题给出答案;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源。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6.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简述培养良好班集体的的途径和方法
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简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措施与方法
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施启发性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9.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和基本结构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的阶段目标。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10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11.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记忆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识记者的态度
12.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思想道德的内容
1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14简述教师发展基本途径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开展微格教学
进行专门训练
反思教学经验
1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6.简述动机及其功能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过程,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有三种功能
一是激活功能。
二是指向功能。
三是强化功能。
17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8.简述杜威的教育观点
(1)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经验中心”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3)教育即生长;
(4)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
(5)学校即社会;
(6)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19.简述讲授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为、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