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 176—2007).docx
PAGE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176—2007)
一、1范围
(1)本规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工作,包括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金属结构工程、水工混凝土预制构件、水工金属结构、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水工建筑物加固处理、水工建筑物施工监测、水工建筑物施工安全、水工建筑物施工环保等工程质量评定。
(2)本规程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的原则、方法、程序和评定标准。适用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水库、堤防、渠道、泵站、水闸、船闸、水工隧洞、水工建筑物等工程的施工质量评定。
(3)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涵盖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到施工验收的各个阶段。在施工质量评定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公正、严谨的原则,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混凝土工程中,本规程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如某大型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质量评定,确保了大坝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为大坝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二、2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本规程引用了以下规范性引用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
-GB50201-20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2013《金属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水工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6《水工金属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1-2004《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2-2007《水工建筑物加固处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2)这些规范性引用文件分别对混凝土、砌体、钢结构、金属结构、水工混凝土预制构件、水工金属结构、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水工建筑物加固处理、水工建筑物施工监测、水工建筑物施工安全、水工建筑物施工环保等工程质量评定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例如,GB50201-20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裂性等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指标,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3)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如某水库混凝土大坝施工,工程团队严格依据GB50201-20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浇筑、养护等环节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了混凝土大坝的施工质量。该大坝于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运行稳定,有效提高了水库的防洪、灌溉和发电能力。
三、3术语和定义
(1)施工质量评定: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和确认的过程。例如,在混凝土工程中,施工质量评定包括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检查和评定。
(2)质量等级:指根据施工质量评定结果,将工程质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不合格三个等级。以某水电站为例,该电站混凝土大坝施工质量评定结果为优良等级,表明其工程质量达到了规范要求。
(3)质量控制点: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或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和控制的点。如混凝土工程中的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环节均为质量控制点。在某水库混凝土施工中,通过对质量控制点的严格把控,确保了混凝土大坝的质量,降低了工程缺陷率,提高了工程质量。
四、4施工质量评定等级
(1)施工质量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不合格三个等级。合格等级要求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无明显缺陷;优良等级要求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不合格等级则指工程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存在严重缺陷或安全隐患。
(2)合格等级评定标准包括:主要工程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工程外观质量良好,无明显缺陷;工程质量检测数据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施工过程中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3)优良等级评定标准在合格等级的基础上,要求工程外观质量更加美观,无明显瑕疵;工程质量检测数据优于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质量事故,且采取了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如某大型水电站大坝施工,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最终评定为优良等级,体现了施工质量评定等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