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历年考试简答题汇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简述什么是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是将每一个码元再分成两个相等的间隔。码元1是在前一个间隔为高电平而后一个间隔为低电平。码元0则正好相反,从低电平变到高电平。这种编码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在每一个码元的正中间出现一次电平的转换,这对接收端的提取同步信号是非常有利的。缺点是它所占的频带宽度比原始的基带信号增加了一倍。
2.简述什么是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规则是若码元为1,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一样;但若码元为0,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相反。不论码元是1或是0,在每个码元的正中间的时刻,一定要有一次电平的转换。差分曼彻斯特编码需要较复杂的技术,但可以获得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3.简述交换式局域网和共享式局域网的区别在哪。
传统的局域网一般是共享总线带宽,若是共享10M的局域网,有5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平均分得的带宽最多为2M。这样,对于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这种网络将难以胜任。交换式局域网则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利用中央交换器,使得每个接入的链路都能得到带宽保证,典型的交换器总频带可达千兆位,比现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的速度提高2个数量级,可充分保证达数据量多媒体应用的带宽要求。
4.简述TCP 与UDP的主要区别。
CP和UDP都是传输层协议,其中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允许从一台机器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互联网上的其它机器。TCP还要处理流量控制,以避免快速发送方向低速接收方发送过多报文而使接收方无法处理。而UDP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用于不需要TCP的排序和流量控制而自己完成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
5.对于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的C类网络地址,能够创建多少个子网并简述理由?
6个子网,224可表示为二进对于C类地址有3位可以表示子网,去除全0和全1以外,所以3位可以有6个子网划分。
6.简述TCP/IP协议帧类型。
答:网络上发送的所有TCP/IP协议帧都是下述三种类型之一:广播(broadcast)、多播(multicast)和单点播送(直接的,unicast),其中:
(1)Broadcast 帧通过目标FFFFFFFFFFFF发送到网上的所有主机。网络上所有主机都响应这种类型的帧。
(2)Multicast帧被交付给网络上的一组主机。每台主机必须通过注册多播地址,才能接受指定多播地址的帧。
(3)Unicast(直接的)帧是最常见的帧类型。这些帧交付给网络上的一个具体硬件地址。其他所有的主机将丢弃这个帧。
7.说明无连接的服务和面向连接的服务的主要区别。
答:所谓连接,就是两个对等实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面向连接的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而在无连接服务的情况下,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实现建立好一个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实现进行预定保留。这些资源将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面向连接的服务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保证接收和发送的顺序一致,但不一定保证可靠的服务质量,无连接的服务不保证接收和发送的顺序一致,也不保证可靠的服务质量,且在不进行数据交换时,两个通信实体不需要同时活跃。
8.简述CSMA/CD工作过程
答:CSMA/CD是一种局域网的共享介质协议,它是基于竞争机制的,其工作过程如下:
(1)发送站发送时首先侦昕载波(载波检测)。
(2)如果网络(总线)空闲,发送站开始发送它的帧。
(3)如果网络(总线)被占用,发送站继续侦昕载波并推迟发送直至网络空闲。
(4)发送站在发送过程中侦昕碰撞(碰撞检测)。
(5)如果检测到碰撞,发送站立即停止发送,这意味着所有卷入碰撞的站都停止发送。
(6)每个卷入碰撞的站都进人退避周期,即按照一定的退避算法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进行重发,亦即重复上述1一6步骤,直至发送成功。
9.简述NAT的实现方式
答:所谓的NAT技术,就是通过具有NAT功能的设备实现内网的IP地址与公网的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将大量的内网IP地址转换为一个或少量的公网IP地址,减少对公网IP地址的占用。
当内部网络中的一台主机想传输数据到外部网络时,它先将数据包传输到NAT路由器上,路由器检查数据包的报头,获取该数据包的源IP信息,并从它的NAT映射表中找出与该IP匹配的转换条目,用所选用的内部全局地址(全球唯一的IP地址)来替换内部局部地址,并 转发数据包。
当外部网络对内部主机进行应答时,数据包被送到NAT路由器上,路由器接收到目的地 址为内部全局地址的数据包后,它将用内部全局地址通过NAT映射表查找出内部局部地址,然后将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替换成内部局部地址,并将数据包转发到内部主机。
10.简述C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