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研究性学习”学生培训-用请.ppt

发布:2018-05-27约6.02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让我们一起思考 专家/教师已经为学生设计了那么多科目了,能否有一门课程由学生自己来设计? 专家/教师已经给学生那么多的问题了,能否有一门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花那么多的时间做与各种“学科”有关的事情,能否有一门课程是从“生活”出发的? 除了将“课程”理解为“知识”之外,我们能否将“课程”理解为“经历”、“机会”?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教育部[2001]6号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 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学习过程是开放式的;活动形式是开放的 探究性:课题的提出、研究等过程是学生探究的 过程 实践性: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学会分享与合作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总之,通过参加研究性学习,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这对你未来的工作与生活至关重要! 希望你能认真对待,积极主动参与! (一)课程目标的错位与缺失 我们只能培养打工仔,培养不出老板:只会解题,没有问题;只求稳准,不会冒险 为何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说一句美丽的谎言——发展智力;能力=智力+知识+机会 为何随着学校学习年限的增加而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幼儿忙探究;学生忙解题;成人忙休闲 过于关注“历史世界”与“知识世界”:离学生的个人、生活意义太远 有人批评我们正在培养“有精神病的科学家”:上学就是为了读专家定的书;特别是几门要考试的书 (二)变化着的学生发展需要 70年代中学生想要什么:有饭吃 90年代中学生想要什么:有衣穿 现在中学生最想要什么:自由、自主 学校生活:少了一点自主、自由的东西 (三)学科知识的综合与分化( 知识的激增(爆炸) 知识的综合,如生命科学、环境科学 知识的分化 知识是什么? What-knowledge How-knowledge Why-knowledge Who-knowledge (四)当代社会生活的特征 (五)研究性学习的定位 二、为什么要实施 2001年6月11日全国基教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强调:高考必须配合基础教育的改革而改革! 2000年全国研究性学习交流会上国家教委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基教司高中处刘月霞处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大声疾呼:“要跨越式的实行改革!搞研究性学习的学校高考肯定得益,不搞研究性学习的学校肯定要吃亏!” 二、为什么要实施 变单纯考查知识为考查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个性表现 变文理分科为文理结合、融会贯通 变单纯考查解题能力为自主设计、创新思维 变封闭的校园文化为关心社会、关心时代、关心世界、关心人类 二、为什么要实施 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请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二、为什么要实施 1、上海地铁二号线营运初期,曾实行过2元、3元、4元的票价,每天的客流量仅为2、3万人次。后来,单价降至1元、2元和3元,地铁二号线日客流量随即猛增至13、14万人次。 ?????? (1)请问上述现象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知识? ( 2 )票价下调后在交通高峰时段,地铁又出现乘客拥挤的现象。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 二、为什么要实施 请你谈谈轿车大量进入家庭后,对家庭环境和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写作 20分) 二、为什么要实施 上海市中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下面列举了学生的三个研究课题名称。 课题一: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讨。 课题二:近代文化名人云集多伦路原因考。 课题三:上海市中学生自行车牌照税交纳现状调查。 37.写出所选课题名称,并简述选题理由:___________ 38.简述你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9.该课题最终的成果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为什么要实施 二、为什么要实施 高中研究性学习 三年共15学分;计划内的课时,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分散安排。 方案一:每个课题3学分,三年必须研究5个课题,每学期至少一个课题; 方案二:每个课题5学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