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偏压隧道开挖及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路偏压隧道开挖及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
董淑乾 魏云杰 朱 剑
(1.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
2.北京工业大学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
[摘要]在查明隧道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研究了公路隧道开挖与支护过程
中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锚喷支护对于控制围岩拱顶和底鼓的变形作
用明显,拱顶竖向位移在施作锚喷支护后增幅明显减小,在二次衬砌施作之前趋于稳定;隧道
稳定性最不利位置在拱顶、拱腰和底部,建议设计时适当增加锚杆的数量,施工时要加强初期
支护并控制好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防止过大的回弹变形。
[关键词]公路隧道;有限元模拟;喷锚支护;塑性区
[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 ,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由于地质环 开挖和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探讨隧道在
境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隧道 围岩错综复杂的变 开挖支护中应力变化特征和塑性 区的范围,找 出
化以及隧道开挖支护不合理而造成的事故层出不 隧道在施工过程 中的薄弱部位,确保隧道施工过
穷。隧道开挖后应力重新分布,引起隧道围岩变 程 中围岩稳定与支护安全 ;同时 ,验证支护结构形
形场和应力场的改变,过大的变形和应力集中都 式 ,评价支护结构与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为优化设
会造成 围岩的破坏 。这种变形和破坏通常从隧道 计参数 、调整施工工艺,提供最直接 、最有效的数
洞室岩体中应力集中程度高、结构面强度低 的最 据 ,并为类似工程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薄弱部位开始,逐步向岩体内部应力一强度关系中
1 工程概况
的次薄弱部位发展 ]。公路隧道研究的方法有物
理实验方法、工程类 比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物 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是兰州至海 口高速公
理实验方法费用高 ,时间长 ;工程类 比法 由于划分 路在甘肃省的重要组成路段 ,本文所研究的隧道
比较粗糙 ,与实际差距较大 ;因而数值模拟快捷方 属于武罐高速公路洛塘至将军石段 。该地区在构
便的特点便 日益成为现代工程界工程稳定性评价 造位置上属秦岭褶皱带、扬子板块北缘褶皱带的
的重要方法 ]。目前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方法主要 复合部位 ,复杂的地质历史塑造 了区内多样的岩
有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以 石建造 ,多期的变质、变形和岩浆活动,强烈的伸
及非连续变形分析法、流形方法、无网格法等新方 展与推覆剪切和褶皱活动造就 了本地区南北不同
法l3]。本文以 “国家高速公路网”兰州至海 口高速 的地质面貌 。本段高速公路通过的地貌形态属于
公路的武都至罐子沟路段为例,在查 明工程地质 侵蚀构造高中山地貌。境 内山高谷深 ,沟谷发育,
条件的基础上,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隧道 悬崖峭壁随处可见 ,沟谷深切呈 “V”字形 ,山体较
完整,局部为第四系覆盖,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 b.模型边界为水平向计算范 围取 200m,竖
低,相对高差达 1~2km 及 以上,属西秦岭 中高 向计算范围取至隧道底部 以下 3倍洞径 ,上方取
山区。沿线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下元古界碧 口群和 至地表 。模型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模型共划分
第 四系松散堆积层 ,岩性主要有变质砂岩 、砾岩夹 为 1650个单元和 1587个节点。计算荷载考虑
千枚岩、砂质板岩、石英岩 、砾岩、灰岩 ,相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