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品采购及供应商管理制度.docx
超市商品采购及供应商管理制度
#超市商品采购及供应商管理制度
##一、目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超市商品采购流程,确保采购活动的公平、公正、透明,提高采购效率,保证商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以满足超市运营和顾客需求,提升超市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超市所有商品采购活动以及与供应商的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食品、日用品、生鲜、服装、家电等各类商品的采购,以及与各类供应商的合作洽谈、评估、合同签订与执行等环节。
##三、引用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4.相关行业质量标准和规范
5.超市内部管理手册及相关规定
##四、采购流程
1.**采购需求提出**
-各部门根据销售情况、库存水平、市场需求预测等因素,每月定期提交商品采购需求计划至采购部门。生鲜部门可根据每日销售和库存情况,灵活提交短期采购需求。
-采购需求计划应明确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计采购时间、质量要求等详细信息。
2.**供应商筛选与评估**
-采购部门建立供应商信息库,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供应商信息,包括供应商的基本情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价格水平、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
-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或要求提供样品进行检验,评估其是否符合超市的采购标准和要求。评估内容包括企业资质、生产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设备等。
-根据评估结果,将供应商分为合格供应商、待观察供应商和不合格供应商。合格供应商纳入供应商信息库,作为采购合作的对象;待观察供应商给予一定期限的考察期,视表现决定是否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单;不合格供应商则不予合作。
3.**采购谈判与合同签订**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需求,从合格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谈判。谈判内容包括商品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期、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条款。
-在谈判过程中,采购人员应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争取最有利的采购条件。谈判达成一致后,起草采购合同。采购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和超市的利益。
-采购合同需经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核、法务部门进行法律审核,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审核通过后,由超市授权代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4.**采购订单下达与执行**
-采购合同签订后,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需求计划和合同约定,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应明确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交货日期、交货地点等详细信息,并要求供应商签字确认。
-采购人员负责跟踪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及时与供应商沟通,了解商品生产进度和发货情况,确保按时交货。如因特殊原因导致交货延迟或无法交货,供应商应提前通知采购部门,并协商解决方案。
5.**商品验收**
-商品到货前,采购部门应通知仓库管理部门和质量检验部门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仓库管理部门按照采购订单和送货单对商品的数量、规格、型号等进行核对,确保与订单一致。质量检验部门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对商品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质量认证文件审核等,确保商品质量符合要求。
-对于验收合格的商品,办理入库手续;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商品,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要求其采取补货、换货、退货等措施,并按照合同约定追究供应商的责任。
6.**付款结算**
-财务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和验收单,审核供应商提供的发票等付款凭证,确保凭证真实、合法、有效。
-审核通过后,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付款期限进行付款结算。付款方式包括货到付款、预付款、月结等,具体方式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五、供应商管理
1.**供应商分类管理**
-根据供应商提供商品的重要性、采购金额、质量稳定性等因素,将供应商分为战略供应商、重要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
-对于战略供应商,超市应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市场调研、产品研发、促销活动等,实现互利共赢;对于重要供应商,加强沟通与合作,定期评估其表现,确保商品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对于一般供应商,保持适当的合作,根据采购需求灵活调整合作关系。
2.**供应商绩效考核**
-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估。考核指标包括商品质量、交货期、价格水平、售后服务、合作态度等方面。
-采购部门每月收集各部门对供应商的反馈信息,根据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评分。每季度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优秀供应商给予更多的合作机会和优惠政策;合格供应商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其提高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