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商业银行发生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预防控制.doc

发布:2017-04-06约2.5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商业银行发生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预防控制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国际金融行业随之发展起来,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加大了风险。风险虽然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加以预防,使其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就是法律风险。近年来,我国有很多商业银行在境内外公开上市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拓展的手段包括境外收购、兼并和申设机构等多种形式,促进了金融创新与综合经营的发展。因此,建立和健全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对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这一体系要与商业银行在发展战略、风险偏好、经营规模和结构上相适应,是识别、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重要体系,是各项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维护商业银行良好的声誉和形象的重要手段。   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涵   1.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一些意外,或无法预料的原因,使得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的收益效果,可能会有承受经济损失或者获得另外的收益的可能。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多种多样,有效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现的各种风险,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安全保障是进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组合。如果商业银行发生了经营的风险,那么波及的范围将会非常广泛,损失也会十分严重,这是由于它自身的业务属性已经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决定的。   1.2 商业银行风险分类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信用风险是由于债务人获得银行卡的信用支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偿还,从而使银行受到了财产损失。   市场风险指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由于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造成损失。   内控机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是最大的操作风险,可能会造成银行倒闭。   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2 以规章建设防控商业风险   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的重要职能。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外部监管不断加强的进程中,商业银行要追随改革的进程,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加大风险防范力度。   2.1 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商业银行改革最重要的部分。加强制度约束可以降低内部关联交易和内部人员控制的道德风险,避免其违背规章制度。   2.2 建立集中化、扁平化、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对集中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要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在战略规划、营销、决策、信息等方面,要对业务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要做到覆盖多层次的部门和业务。为确保风险管理能够实行问责制,要以建立客户经理制、产品经理制和风险经理制为手段。   2.3 认清风险控制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为了使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得到加强,要对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合规人员实施派驻制,前移风险控制关口创造实施条件。   3 加大法律合规制度建设   促进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的方式是合规经营,国内外很多案例表明,给银行生存造成致命的威胁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非法经营。完善的合规制度是一家先进的银行所必备的,是规范企业人员言行的重要规章制度。   4 加强银行合规建设的举措   4.1 加强合规制度建设   要以“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一项业务一本手册,一个流程一项制度,一个岗位一套规定”为原则和要求,评估梳理、修订和完善现有规章制度,对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进行健全和完善,以此为基础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完善。   4.2 健全监督纠正机制   一是健全和完善授权、授信体系,统一法人管理和授权;二是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和员工相互监督制度;三是经常进行内部评价,对关键岗位、特殊岗位、不相容岗位的职责和要求进行评估,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四是以职能部门自律监管和内部审计为手段,运用多种形式追查各种违规违纪的现象,实行问责制,责任到人,加大管理力度。   4.3 完善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合规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和完善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其3大支柱性制度包括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合规问责制度和诚信举报制度。要想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到做到具备合规风险意识,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合规绩效考核制度。有机结合银行整体绩效、团体绩效和个人绩效,以合规绩效目标与岗位职责相联为手段,通过“合规创造价值”的目标导向,促进激励约束得到落实,使合规与惩处违规的价值理念在银行得到体现,真正做到奖惩分明。   5 对中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