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在小组中实行feedback-山东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回馈(Feedback) PBL学习的必要过程 及时 建设性 是一种沟通 需要运用沟通技巧 同理心 回馈的目的 知道什么做得好 继续保持 知道什么做得不好 以后修正、改善 不断进步 发展新的技巧能力 回馈的意义 提升自己的表现(performance) 提升小组的表现:“teamwork” 协助提升教学质量 协助提升教案质量 促进交流,增进荣辱一体、休戚与共的「革命」情感 老师给予回馈前的必要准备 仔细聆听学生的报告、讨论 用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勤作纪录 阅读学生的书面作品 询问学生 征询他人的意见 引导自我评估 充分综合评估整体表现 回馈的运作方式 利用小组讨论结束后的时间进行 时间10至15分钟为宜 气氛轻松但不随便 每一位同学、老师都要回馈 回馈的主要议题 学生 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学习成效(自我评估) 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自我评估) 本组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回馈) 老师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回馈) 小组引导老师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回馈) 本组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回馈) 教案内容(回馈) Wrap-up (回馈) 综合感想 如何在小组中给予建设性回馈 提出与接受回馈均需要勇气和技巧,认识个人的长短处,并找出方法以改善个人短处 谦恭地接受批评,并确实改善 回馈的技巧 对事不对人 应实时提出,不宜溯及既往 着重客观性之观察,而非主观性之推论 注重描述性,而非判别性 回馈内容应对受评者有裨益,而非情绪发泄 描述 应descriptive,而不是judgmental或evaluative 要specific,不宜general 要聚焦于行为,而非人格 回馈的原理(1) 回馈的原理(2) 分享与互动 要分享信息,而不是强给主意 诱导而非要求 学生有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没有被强迫 检查学生对回馈的解读 老师要注意学生是否有误解 可请学生说出他的想法 常用:「您觉得怎样?」 注意回馈的量 只给可以改变的事项作出回馈 回馈的原理(3) 三明治 有效的回馈 描述 客观---避免主观判断 对事不对人---减少伤害,增加接受 特异性高---较易抓到重点 分享与互动 不强迫接受---有考虑机会 互动---避免误解,不会过量 分享有效信息---具建设性 三明治原理:PNP模式 有效的回馈 要有计划 优缺点兼顾 针对特别的行为表现 具建设性 须有时效 简明扼要 尊重隐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