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宪法的权威().doc

发布:2019-01-13约1.14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 宪法具有权威性,国家机关与一切社会主体的成员应当按照宪法法律的规定从事各项政治经济的活动,要将宪法作为其基本的行动准则,一旦有违宪行为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宪法具有不可侵犯性,是至高无上的。宪法的权威来源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宪法应当符合人们朴素的道德观念,要树立宪法信仰。宪法具有外在的权威,其应当具有政治权力上的权威与法律方面的权威,政治权力的设置与行使要坚持宪法领导,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同样要依据宪法依据,坚持宪法的基本原则。要正确处理宪法权威与政治权威、党的权威与个人权威之间的关系,政治机构的设立于权力行使依据宪法,党应坚持宪法的领导进行执政,个人权威不应当凌驾于宪法之上。坚持宪法的权威性,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立至关重要。 关键词:宪法;权威;政治;法律权威 目 录 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4222 摘要 PAGEREF _Toc4222 1 HYPERLINK \l _Toc19889 论宪法的权威 PAGEREF _Toc19889 2 HYPERLINK \l _Toc11922 绪论 PAGEREF _Toc11922 2 HYPERLINK \l _Toc21557 一、宪法的权威概述 PAGEREF _Toc21557 2 HYPERLINK \l _Toc5482 (一)宪法权威的概念 PAGEREF _Toc5482 2 HYPERLINK \l _Toc23200 (二)宪法权威的体现 PAGEREF _Toc23200 5 HYPERLINK \l _Toc21227 二、宪法权威的来源 PAGEREF _Toc21227 6 HYPERLINK \l _Toc10991 (一)宪法的内在权威 PAGEREF _Toc10991 6 HYPERLINK \l _Toc22054 (二)宪法的外在权威 PAGEREF _Toc22054 9 HYPERLINK \l _Toc6379 三、我国宪法权威是树立 PAGEREF _Toc6379 11 HYPERLINK \l _Toc10446 (一)宪法权威与政治权威 PAGEREF _Toc10446 11 HYPERLINK \l _Toc16450 (二)党的权威与宪法权威 PAGEREF _Toc16450 12 HYPERLINK \l _Toc30072 (三)个人权威与宪法权威 PAGEREF _Toc30072 12 HYPERLINK \l _Toc12369 结语 PAGEREF _Toc12369 14 HYPERLINK \l _Toc18630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8630 14 论宪法的权威 绪论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政治统治与法律规制的基础。宪法具有权威性,国家行政权力行使的依据与社会群体行动的准则,对一切社会主体产生有最广泛的拘束力和社会规范力。明确宪法权威的内涵与基本体现,既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依据,还是国家社会公民的行为准侧。宪法的权威来源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其内在权威表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从内心深处对宪法的认可与敬仰,自觉将宪法当做其行动的依据与标准。其外在权威表现在宪法通过一定的强制力量要规制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的行使,一旦发现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就要遭受的法律的制裁与相关的惩罚。要树立我国宪法的权威,要正确处理宪法权威与政治权威与政党权威之间的关系。 一、宪法的权威概述 (一)宪法权威的概念 概念是研究的基础,欲论宪法的权威,首先需了解什么是权威,其次再深入探讨宪法的权威,只有先界定清楚概念,后文才能更好地展开论述。谈及权威,总是与服从相联系,甚至“权威的反面就是服从”。 参见[日〕美浓部达吉:《宪法学原理》,欧宗佑、何作霖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6页。韩大元教授在《论宪法的权威》一文中表述“权威是指一种使人服从的力量,人们真正服从某种权威,不是迫于外在强制,而是内心的认同,是基于内心的信念同意、认可或赞同某种价值。 韩大元:“ 参见[日〕美浓部达吉:《宪法学原理》,欧宗佑、何作霖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6页。 韩大元:“论宪法权威”,《法学》,2013年第5期,第19页。 1.权威的内涵 “权威”一词,愿意成威信及创始人,含有尊严、权力和力量的意思,后来演变为泛指人类社会实践中形成都具有威望,要求人们信从和起支配力量的作用和决定性的影响。 李龙主编:《依法治国论》(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1997 年版,第 150—151 页。权威的内涵就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