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填筑.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 改建工程第xx 施工标段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Kx+xxx-Kx+xxx 路基工程
项目名称: 路基土石方填筑
交底
人 接底
复核 人
人
交底 接底
日期 日期
交底内容:
一、施工工艺
1、临时排水
做 场地附近的排水工作,保持场地干燥,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路基开挖或填筑前,应先挖天沟或临时排水沟,如果有积水,在路基两侧挖临时
排水沟,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出的水流,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
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2、地表清理
在确定现场施工界线后,应对原地面全部进行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基
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集中堆放并应按水土保持要求进行
覆盖保存。填方路基基底清理深度为:一般路段20cm,水田及低洼地段 50cm,当清
表深度仍不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时,应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办理。
3 、测量放 及试验检测
准确放出路基用地范围桩及边桩。原地面处理应通过测量确认地质、地形地貌
1
和中线、断面高程是否与设计相符,工程是否有变更;根据设计要求检测地基承载力
大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不满足则提请监理、设计进行处理;对地基根据设计和相
关规范标准进行地质、高程核查。测量放 及及试验检测均应报监理工程师旁站及
审批合格后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4.软土路基处理
本段软基处理方式主要为碎石沙砾混合料垫层、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经编
格栅、复合土工布。
主要施工工序为:开挖临时排水沟→场地清表(20cm)→铺设 30cm 下部褥垫层(碎
石沙砾)并碾压平整→施工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抽检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
铺设复合土工布、经编格栅→铺筑 20cm 上部褥垫层→铺设经编格栅→逐层填筑碾
压填料至设计标高。
4.1 碎石砂砾褥垫层
碎石砂砾垫层主要分布在 Kx+xxx~Kx+xxx 段路基,碎石砂砾褥垫层总厚度为
50cm,碎石砂砾褥垫层分两次填筑,第一次填筑厚度为 30cm,待施工完塑料排水板
或水泥搅拌桩、土工布、经编格栅后,再进行剩余 20cm 填筑。
⑴ 施工工艺流程
基底清理、整平→基地检验→碾压及修筑土拱→分层摊铺垫层→分层碾压→碾
压质量检验→修整成型→报验
⑵ 工艺要点
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做好基底碾压及土拱。应采用中、
粗、砾砂,不含草根、垃圾等,含泥量不大于 5%。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卵
石或砾石,最大粒径不大于 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不含草根、垃圾等。垫层的分
层厚度、碾压遍数通过试验确定,压实质量符合规范及验标要求。每层厚度一般在
20~30cm,采用 16t 轻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碾压前测试砂、砂夹卵石垫层的
含水量,最优含水量为 15~20%。
4.2 沿河、池塘(山洼、低凹)路段软基处理
2
先排水疏干,清除塘底淤泥,铺设 50cm 透水性材料垫层后,再填筑宕碴至
原地面线,再铺设土工格栅,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需进行排水板等软基处治的沿
河、池塘路段,则先排水疏干,清除塘底淤泥,铺设透水性材料如砂性土(最大粒径
不大于 6cm,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占全重 25%~50%,塑性指数小于 2)、清宕碴(含
泥量不大于 8%的宕碴)至原地面线后,再进行打设排水板等软基处理措施。
4.3 等载预压与超载预压
等载预压是指路基填至路基设计标高+9cm 后进行预压,并及时补填保证预压
高度保持不变;超载预压是指路基填至路基设计标高+超载高度后(0.5m 或 0.8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