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工程习题解.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岩石的性质及其工程分级;1、井巷施工基本的过程是什么?
井巷施工最基本的过程是破、支问题:破就是破岩,把岩石从岩体上破碎下来,形成设计所要求的井巷空间;支就是支护,对开挖好的空间进行维护,防止围岩继续破碎或垮落。
2、岩石的水理性质有哪些?
岩石的水理性质有:〈1〉岩石的吸水率; 〈2〉岩石的透水性;〈3〉岩石的溶蚀性; 〈4〉岩石的软化性; 〈5〉岩石的膨胀性和崩解性。
;3、岩石的溶蚀性会对井下生产带来什么危害?
溶蚀现象在石灰岩中常见。在矿井生??过程中,遇到灰岩后常有溶洞或溶洞水,会对井下施工生产带来水患,十分危险。因此,在石灰岩中掘进时要编制防治水措施,并严格执行。
4、岩石的膨胀性和崩解性有什么害处?
岩石的膨胀性和崩解性对井下工程的施工和稳定带来不良影响。膨胀性使巷道断面积变小,静压增加,压坏支架,使支护失效。崩解性使围岩稳定变差,易产生垮冒。;5、什么是岩石的硬度?
岩石的硬度为岩石抵抗其他硬物体侵入的能力。
6、影响岩石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岩石强度的因素有:岩石的组成成分、颗粒大小、胶结情况、生成条件、层理构造、孔隙度、温度、湿度、重度、风化程度、受力状态和时间等。
;7、岩石工程分级有何意义?
在煤矿掘进施工组织过程中,用岩石坚固性来确定钻眼难易程度,炸药消耗定额;用围岩稳定性来确定选择巷道形状和支护形式。
一般是坚固性系数大的岩石钻眼难,炸药消耗多;稳定较好的围岩采用拱形断面,裸体或锚喷支护;稳定较差的围岩采用梯形断面,棚式支护或其它特殊支护方法。;8、普氏分级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普氏理论根据是:岩石的坚固性在各方面的表现是大体一致的,难破碎的岩石用各种方法都难于破碎;易破碎的岩石用各种方法都易于破碎。
9、普氏分级法有何优缺点?
优点:普氏岩石分级法简明,便于使用。
缺点:它没有反映岩体的特征,对少数岩石不适用。如粘土,挖掘易,爆破难。;第二章钻眼爆破;1、钻眼机具有几种类型,各自破岩原理是什么?
钻眼机具有冲击式和旋转式两种类型。冲击式如风动凿岩机,俗称风钻,主要使用于岩石井巷掘进。旋转式如电钻,主要使用于煤层施工。
冲击式机具﹙风钻﹚破岩原理:钎头冲击做功,在岩石上冲出一个槽,在回程中钎头转动一个角度,再冲击做功时,在岩石上冲击出与上一次冲击形成的槽有一个夹角的槽,槽与槽之间的岩石在剪切作用下破碎,这样周而复始下去,就打出了炮眼。
旋转式机具﹙电钻﹚破岩过程:钻头在轴压力p的作用下,克服岩石的抗压强度并侵入岩石一定深度h,同时钻头在回转力Pc的作用下,克服岩石的抗切削强度,将岩石一层层地切割来,钻头运行的轨迹是沿螺旋线前进,破碎的岩屑被排至孔外。
即:压力→回转切削→排粉。这个过程不断地进行,形成炮眼。
;2、简述风动凿岩机的各工作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法。
冲击机构由气缸、活塞和配气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是利用配气系统可以自动变换压气进入气缸的方向,使活塞完成往复运动,即冲程和回程。当活塞做冲程运动时,活塞冲击钎尾,将冲击功传给钎杆,钎头传递岩石,完成冲击做功过程。
转钎机构由棘轮、螺旋棒、活塞、导向套,转动套和钎套筒组成。工作原理是利用活塞的回程运动,通过棘轮、螺旋棒和转动套筒等转动件来转动钎子,使钎子转动一个角度,为钎子下次破岩作好准备。
排粉系统:(湿式打眼) 采用轴向供水系统,且风 水联动,即压风打开,有一部分气体就打开注水阀门,开启水路,直通眼底,注入的水有一定的压力,与岩粉形成浆液后从钎杆与钻眼壁之间间隙排出眼外。
润滑系统: 装设自动注油器实施润滑﹙利用压风虹吸作用,将润滑油注入机器各活动部件﹚。;3、炸药爆炸的基本特征。
炸药爆炸的基本特征(俗称爆炸三要素或化学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反应的放热性:
爆炸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热量是对周围介质做功的能源。无热量放出,不为爆炸。
〈2〉生成大量气体
热量借助于气体介质才能转化为机械功。其过程是:压缩→膨胀→机械功→破坏介质。
〈3〉反应和传播的快速性
完成爆炸只需要几微秒到几十微秒。;4、什么是炸药中的氧平衡,零氧平衡在爆炸时有何作用?
炸药的氧平衡:氧平衡是表示炸药内含氧量与充分氧化可燃元素所需氧量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情况:
〈1〉正氧平衡:
炸药中的氧完全氧化可燃元素后尚有剩余时为正氧平衡。
危害是:爆炸后生成氮氧化合物(NO2)有毒气体,并吸热,NO2有对瓦斯爆炸起催化作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