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管理信息系统新发展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 ;第一节 电子商务;第一节 电子商务;第一节 电子商务;第一节 电子商务;第一节 电子商务;三、电子商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问题
(二)市场成熟问题
(三)金融电子化问题
(四)信息网络的环境、条件和安全问题
(五)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问题
(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第一节 电子商务;四、电子商务的应用
(三)电子商务的功能
(1)网上订购 (2)服务传递
(3)咨询洽谈 (4)网上支付
(5)电子银行 (6)广告宣传
(7)意见征询 (8)业务管理;第二节 电子政务;一、电子政务概述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
(1)以桌面字处理为典型的个人办公软件阶段。计算机应用提高了个人工作效率。
(2)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阶段。基本特征是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等,建立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提高部门内部办公的效率。
(3)电子政务阶段。基本特征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系统的范围从机关内部扩展到了包括党、政和人大的整个政府系统,与企业、公众等密切联系,提高整个政府系统的办公效率和政府的形象。;一、电子政务概述
(三)电子政务的功能
(1)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2)增强政府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3)推动国家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4)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5)促进政府的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第二节 电子政务;二、电子政务系统构成
(二)电子政务的分类
(1)G2G电子政务。
(2)G2E电子政务。
(3)G2B电子政务。
(4)G2C电子政务。 ;第二节 电子政务;三、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三)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
(2)电子政务的发展存在重建设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
(3)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领导机构不健全。
(4)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5)“数字鸿沟”问题。
(6)电子政务系统存在安全问题。
(7)缺乏专业的电子政务建设人才。 ;三、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1)“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资源共享和应用整合成为重点。
(3)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更加紧密。
(4)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
(5)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第三节 ERP;第三节 ERP ;一、ERP系统的发展
(二)ERP的功能标准
(1)超越MRPⅡ范围的集成功能,包括质量管理、试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配方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制报告和仓库管理。
(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包括既可支持离散又可支持流程的制造环境、按照面向对象的业务模型组合业务过程的能力和国际范围内的应用。
(3)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包括在整个企业内采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拟功能、决策支持和用于生产及分析的图形能力。
(4)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包括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图形用户界面(GUI),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CASE),面向对象技术,使用SQL对关系数据库查询,内部集成的工程系统、商业系统、数据采集和外部集成(EDI)。;一、ERP系统的发展
(三)ERP的技术特点
(1)ERP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能够对市场快速响应;它将供应链管理功能包含了进来,强调了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间的新的伙伴关系;并且支持企业后勤管理。
(2)ERP更强调企业流程与工作流,通过工作流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间的集成,支持企业过程重组。
(3)ERP更多地强调财务,具有较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4)ERP较多地考虑人因素作为资源在生产经营规划中的作用,也考虑了人的培训成本等。
(5)在生产制造计划中,ERP支持MRPII与JIT的混合生产管理模式,也支持多种生产方式(离散制造、连续流程制造等)的管理模式。
(6)ERP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一、ERP系统的发展
(四)ERP的主要作用
(1)提供集成的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数据和资料共享。
(2)理顺和规范业务流程。
(3)准确性与及时性大大提高。
(4)加强内部控制,对每一环节所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反 映出来,系统可以提供绩效评定所需要的数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