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头颅CT平扫课件.ppt

发布:2017-02-22约1.11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头颅CT平扫 CT的基本原理 CT的定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GHY)简 称CT,当高度准直的X线束对人体某一部位作断层扫描(通常是横断面)时,部分光子被组织吸收,X线强度因而减弱,未被吸收的光子穿通人体后,被检测器接收,然后经放大并转化为电子流,作为模拟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重建成图像。 CT的特点:是能够分辨人体组织密度的轻微差别,所采用的标准是根据各种组织对X线的线性吸收值(μ值)决定的。 CT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衰减系数之差,再与水的衰减系数之比后乘以1000。为了计算和论述方便,μ值被划分为2000个单位,称为CT值。水的CT值是 0; 最上界值是密质骨+1000(密度最高、白色); 最下界值是空气-1000(密度最低、黑色)。 CT检查技术最早就是从颅脑检查发展起来的。 CT平扫的分类 普通扫描 薄层扫描 重叠扫描 靶扫描 高分辨力扫描 容积扫描 图像堆积扫描 定量扫描 头颅CT平扫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病人身份,核对个人信息,以避免混淆 扫描前应详细询问病史,以供扫描时定位及诊断时参考。 对病人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 认真检查并除去头部的金属饰物和异物,如发卡、耳环等,防止产生伪影。 不合作的病人,可联系临床,根据情况给予镇静剂或给予麻醉:婴幼儿、孩童等应等其熟睡后,方可检查。以减少运动伪影和提高扫描层面的准确性。 CT扫描基线 听眉线: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 听眦线: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 最常用的扫描基线 听眶线: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的连线 通常采用横断面扫描,当疑及垂体瘤、颅底病变、小脑病变以及大脑凸面病变时可加做冠状位扫描。 标准头颅 第一层主要包括: 1、眼眶上部 2、筛窦和蝶窦 3、部分颞叶 4、颞骨岩部,包括内听道 5、后颅窝,包括延髓、小脑半球、小脑蚓部、第四脑室、桥前池、桥小脑角池等。 最后一层主要包括: 1、顶叶脑沟、脑回 2、中间密度稍高纵行线状影——大脑镰。 头颅CT的适应症 颅脑肿瘤 (原发或转移瘤,尤其是多发肿瘤) 颅脑损伤 (各种血肿,尤其是多发血肿和颅窝血肿的诊断) 炎症及寄生虫 脑血管病 (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A-V畸形,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内血肿) 症状性癫痫 先天性畸形 颅内压增高原因不明者 脑白质病和颅内疾患不明者 颅脑以外疾患 蛛网膜下腔出血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右侧大脑半球慢性硬膜下出血并脑疝形成 左额部硬膜下血肿 脑 梗 死 大脑镰钙化 1级星形细胞瘤 脑挫裂伤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