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RP的历史跨越.ppt

发布:2015-11-02约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RP的历史跨越 第一次跨越 跨越的时间:20世纪40-50年代 跨越的内容:从“订货点法”向“MRP”发展 跨越的背景:20世纪40年代并不存在计算机系统。而当进入50年代,计算机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使人们在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运算和梳理成为可能。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增加效率,MRP应运而生。 第一次跨越中的名词 1.订货点法:又称安全库存法,是指对于某种物料或产品,由于生产或销售的原因而逐渐减少,当库存量降低到某一预先设定的点时,即开始发出订货单(采购单或加工单) 来补充库存。在库存量降低到安全库存时,发出的订单所定购的物料(产品)刚好到达仓库,补充前一时期的消耗,此一订货的数值点,即称为订货点。 订货点法示意图: 第一次跨越中的名词 2. MRP:是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的简称,即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它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编制所构成最终产品的装配件、部件、零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外的采购计划、对内的生产计划。它可以用来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降低库存量。 第一次跨越中的名词 MRP原理示意图: ERP的历史跨越 第二次跨越 跨越的时间:20世纪60-70年代 跨越的内容:由“MRP”向“MRPII”扩展 跨越的背景:计算机系统发展迅速,并且以生力军的角色推动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剧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为了能使计算机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人们在探索生产规律的实践中开发出MRPII。 第二次跨越中的名词 MRPII:是闭环MRP的直接延伸和扩充。 它是指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生产经营管理计划体系,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的管理模式。 它是在全面继承MRP和闭环MRP基础上,把企业宏观决策的经营规划、销售/分销、采购、制造、财务、成本等功能纳入,形成的一个全面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 MRPII示意图 第二次跨越中的名词 ERP的历史跨越 第三次跨越 跨越的时间:20实际80年代以来 跨越的内容:由“MRPII”向ERP演进 跨越的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企业能否快速对信息进行收集、传递、集成和分散等处理显得尤其重要,而这种企业信息化建设更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总结了MRPII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了ERP这个概念。 第三次跨越中的名词 第三次跨越中的名词 从管理层面看,它又是一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等管理系统。 从电子商务运作系统看,ERP是基础工程,没有ERP,供应链管理就失去了支持,整个电子商务的品质就要打折扣。 因此,ERP作为崭新的现代管理手段,它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管理。 *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简称 ,即企业资源计划。 它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把客户需要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企业决策层提供解决企业产品成本问题、提高作业效率、及资金的运营情况一系列动作问题,使之成为能完全按用户需求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