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设计所需资料及所需注意问题.doc

发布:2017-05-16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术部设计所需收集资料 设计部门设计所需收集资料: 1 企业信息基本情况(企业生产处理工艺及运行生产规律)及环评报告等文件性资料; 2 设计经用户确认(可计算后跟用户确认)进水水量或计算参数;如回用,则需提供回用水量; 3 设计进水水质类型(最好提供水质报告),要求处理后排放标准;如回用,则需提供回用水质标准; 4 设计范围及用户对处理工艺及其它特殊要求; 5 进水水位方位、管径及标高,设计场地可用面积(如地下室提供层高),最好提供图纸; 6 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7 设计深度及总价要求。 工艺设计需注意问题 1、调节池尽量不做隔墙,设预曝气系统或潜水搅拌机,均匀水质; 2、沉淀池进水横管计算时注意有无回流及回流比大小,避免水流速过快,沉淀效果不佳; 3、稳压罐外购; 4、镀锌管道安装注意配麻绳、铅油; 5、气提管道一般匹配为DN15-DN65、DN20-DN80,配料:电磁阀+活接+闸阀+2个对丝(铸铁); 工艺设计时,从结构的角度考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去现场,要注意污水站定位的问题; 人工格栅池,如果是钢砼结构,格栅池宽度不得小于600mm,否则没有工作面,池壁很难支模板; 如果场地不受限制,尽量使组合池底板在一个标高上,如果场地受限制,组合池底板标高尽量控制在600mm以内,(特殊情况除外),否则基坑超挖时,容易造成沉降。 尽量避免操作间基础不在同一类地基上,以免造成沉降; 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应避开墙角的腋角; 池体过长,考虑池壁加厚,或中间加墙; 操作间为地下钢砼结构时,应尽量使操作间四周墙壁同外墙壁厚度,一是考虑强度,二是避免因施工时振捣不均,造成池壁渗水。 地上操作间与池体的距离,视池体的深度和土质而定,一般要求: 土壤类别 放坡坡度 土壤及岩石名称 一、二类土 1:0.5 砂、砂壤土、腐殖土、回填土等 三类土 1:0.33 重壤土、粗砾石、肥粘土等 四类土 1:0.25 碎石重粘土、泥板岩等 工艺设备选型时,设备基础尺寸的制定: 箱体设备基础放脚,宽出设备箱体200mm;水泵、风机基础宽出设备底座100mm,其他设备基础另行酌定; 设备需要做基础的要在平面图中体现出,不需要的则不体现; 工艺部分如有改动,并牵连到土建部分,要及时想相关设计人员通知; 设备基础超出地面高度,是否要根据工艺来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