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主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点10、经济全球化趋势 1、国际投资增长 2、国际贸易增多 3、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4、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5、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②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③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8、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总趋势: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走向缓和,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思考;两极格局打破了,世界形 式是走向缓和还是日趋紧张呢?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如二战后美国一直想称霸世界,冷战时期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扩张,冷战后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l)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如科索沃战争、巴以冲突; (3)恐怖主义。 二、1.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 下列示意图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谋求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全球性战争名称。 (2)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 (3)举出当今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 (4)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①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实力; ②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作用;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积极影响 (1)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3)、对中国的影响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消极影响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4、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举措: ①2001年在上海举办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 ②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5 、举出身边经济全球化相关的具体事件: 用电脑上网、喝可口可乐、吃肯德基与麦当劳、穿耐克鞋、使用外资合资的品牌 * 2012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单元总复习 九年级 世界历史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考点分析 本课时复习的历史内容是世界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主要考点绥靖政策、斯大林格勒战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二战后欧洲的联合,战后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等相关考点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2012年中考,我们应该注意,当今世界局部战争仍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世界,世界经济很不稳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因此,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战争起止时间、重要人物、重要战役等,仍是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我们还应该注意,二战后美国、日本、欧盟的发展也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和它们相关的内容是命题的一个方向。 考点梳理 考点1 绥靖政策 1.原因:一战后,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了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2.慕尼黑会议(“慕尼黑阴谋”) (1)原因:德国法西斯对外扩张;英法的姑息纵容。 (2)会议时间:________年9月。 (3)参与国:德、意、英、法。 1938 (4)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行将捷克斯洛伐克的________地区割让给德国。 (5)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苏台德 3.实质:为了保全自己,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把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4.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考点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初级阶段 (1)1940年四五月,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 (2)德军空袭不列颠,英国军民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进行顽强的抵抗,史称不列颠之战。 (3)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