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议论文阅读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将近65%的省市的考题都有议论文阅读,且命题呈以下趋势:
1.从选材来看,“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的精神已逐渐得到落实。从2015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课外议论文已经占95%以上,且选材很富有时代气息,多为当今热点话题。
2.阅读选文侧重于民族与个人修养的文章。如2015年湖北黄石的《文明,与世界相拥》,湖南长沙的《谈潜沉》,山西的《人2016年的考题内容可能会更关注当代学生的道德涵养方面。
3.侧重考查对议论文三要素的把握,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4.试题形式多样。选择题逐渐减少,填空题、简答题等主观性题目成为主流题型,迁移性、开放性、学科综合类题目逐渐增多。
第29讲 整体感知与论点归纳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找准文章论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能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明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能够根据需要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考点一:找准中心论点
1.找准中心论点的方法
(1)从内容上看,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且一般是正面的、积极的。
(2)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问句绝对不可能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有提示性的语言,如:开头有“我认为”“我们要”“我们应该”“可见”“由此可见”等词句,结尾有“总之”“综上所述”等词句。
(3)从位置上看,中心论点常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过渡句(段)、结尾等地方。
①研究标题。议论文的标题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论点型,即题目本身就表明了中心论点;一类是论题型,即标题只表明论述的对象、范围或问题。
②研究开头。议论文的开头有四种形式:A.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亮出观点。B.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中心论点。C.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D.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
③研究过渡句(段)。过渡句(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起
④研究结尾。有的议论文的结尾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
2.中心论点与论题、分论点、论据的区别
(1)论点是对论题的扩充。论题是作者在一篇议论文中要论述的问题,一般是短语或词语;而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是一个句子。
(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有力的支撑和证明,本身也可以是论据。
(3)议论文中作者为了能更好地阐明道理,常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抓住文中论据用来证明的问题,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这些话往往能帮助你理解论点。
考点二:分析议论文的思路结构
1.结构:
(1)基本结构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2)论证结构
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
(3)把握结构的方法:①抓关键词句。“一方面”“另一方面”“首先”“其次”表明文章可能是并列结构,设问句引起下文,展开深层论述,表明结构可能是递进式。②分析段落内容。概括段落内容,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掌握结构类型。
2.思路:
(1)思路指文章的论证过程,即:文章提出什么论点、运用哪些论据、如何证明的。
(2)理清思路的方法与答题模式
方法:①明确议论文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②整体把握议论内容。论点的提出方式,围绕论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
模式:文章开头先通过……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然后运用……论证方法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证明了……的中心论点)。
(2015·黄石)
文明,与世界相拥
苏北
①走出去!中国人的热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中国人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匆忙。
②每一个中国人,以什么样的形象去展示自己,去拥抱世界?
③经历了许多年的封闭,甫一亮相,中国人在海外的言行举止,便引起了分外强烈的关注,也受到了格外严苛的拷问。文明出游,甚至已经成为政府向每一个公民的例行提示。
④或许是因为与世界隔膜了太久,国人中不乏一厢情愿的思维定式。一些人习惯性地认定许多经济
⑤短短的30多年,世界见证着中国套上经济总量第二的耀眼光环,迈着通往小康社会的流星大步,长期笼罩着的贫穷、屈辱的阴霾一扫而光,中国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尊严与自信。但这尊严,首要的当是公民品格的尊严;这自信,首要的当是中华文明的自信。
⑥每一步中国的发展,以什么样的成效去增进文明,去贡献于世界?
⑦中国力量的崛
⑧传统文化的复兴,其取向,应是现代文明的转型。从历史的诠释中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