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第二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25
第二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1.结合天气系统图,理解台风、寒潮的成因、源地及其影响。
2.掌握中国旱、涝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3.结合实例,分析台风、寒潮、旱灾和洪涝灾害的危害。1.台风、寒潮、旱灾和洪涝灾害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及其带来的危害。(重点)
2.运用地图说明灾害的分布特点。(难点)新知学习●步步提高
知识点一、台风、寒潮的分布与危害
任务1:能记住我国台风、寒潮的分布与危害
1.台风的分布
(1)源地:菲律宾群岛以东太平洋面(西太平洋)。
(2)移动路径
①从生成地向偏西移动,在广东、海南沿海登陆。
②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在台湾、福建、浙江沿海登陆。
③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到达我国东部沿海后,转向东北方向。
(3)影响范围
eq \b\lc\{\rc\ (\a\vs4\al\co1(主要在太行山—伏牛山—武陵山—苗岭以东地区,省区: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浙江最为严重,, 江苏、广西次之))
2.台风的危害
(1)构成因素:主要有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2)强风危害: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
(3)暴雨:巨大洪涝灾害。
(4)风暴潮:冲破海堤,引起海水倒灌。
3.寒潮的分布
(1)时间分布:9月到次年的5月,其中3~4月最强。
(2)空间分布
①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②侵入
路径eq \b\lc\{\rc\ (\a\vs4\al\co1(一是从西部进入我国,直接向东移动,二是从西北进入新疆北部,向东南经黄河河套, 进入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中下游,三是从北方直接南下))
4.寒潮的危害
(1)使农作物、果木等遭受严重冻害。
(2)大雪、冰冻会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电力、通信中断。
(3)造成风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等。
【思考判断】
(1)热带气旋就是台风。 ( × )
提示:
(2)我国西北地区距寒潮的源地近,受冻害危害也最大。 ( × )
提示:
任务2:能掌握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问题探究】
1.台风登陆我国频率较高的有哪些省区?
提示:广东、海南、浙江、台湾、福建。
2.指出影响中国的台风源地?
提示:菲律宾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洋面。
3.为什么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不易受寒潮影响?
提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势高,四川盆地周围有层层山脉阻挡,广东、海南、台湾远离冬季风的源地;冷空气长途跋涉南下,沿途受到山脉阻挡,势力减弱。
4.寒潮对我国农作物的影响哪个季节危害更大?
提示:春、秋季,春季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秋季常影响作物成熟。
【深化理解】
1.影响我国的台风
总特征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严重源地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区菲律宾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洋面发生时间盛夏至秋初分
布集中区东南沿海地区范围南起两广、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带时常受台风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可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差异沿海重,内陆轻南方重,北方轻杭州湾以南频次高,杭州湾以北频次低广东、海南东部沿海频次最高,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等沿海次之灾
情严重损失约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15~20%差异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变化逐年加重趋势(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2.寒潮的形成
3.寒潮的“功”与“过”
4.山脉走向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任务三、能运用图表资料考查台风、寒潮的分布及灾情
【活学活用】
知识点二、旱灾、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任务1:能记住旱灾、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1.旱灾的分布
(1)空间分布:形成了华北、华南、西南、江淮地区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2)时间分布:持续时间长,多为春旱,夏、秋旱次之,连旱现象也较明显。
2.旱灾的危害:是我国范围最广、历时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影响工业生产、城市供水、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
3.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平原多,高原和山地少。
五个洪涝多发区:①两广大部、闽南和台湾;②湘赣北部地区;③苏浙沿海和闽北地区;④淮河流域;⑤海河流域。
4.洪涝灾害的危害: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损失严重。
【思考判断】
(1)干旱就是旱灾 ( × )
提示:
(2)洪灾就是雨涝灾害
提示:
【问题探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