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练习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等降水量线专题练习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3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
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3.图中河流在A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如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
回答4一6题。
4.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5.关于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B.重要的棉花产区
C.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
D.地表土是紫色土
6.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等值线的数值是
A.50 B.200 C.400 D.800
读某区域6月15日—7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7-8题。
7.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
A.低压 B.高压
C.暖锋 D.准静止锋
8.7月中旬到8月中旬,该区域一般会出现
A.异常低温,阴雨连绵 B.雨带北移,高温干燥
C.气压较低,刮风多雨
D.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A. ab B.b c
C. a=b D.b=c
10.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山脉 B.湖泊
C.河流 D.城市
11.甲地比乙地
A.纬度低、地势高 B.年太阳辐射量小
C.日照时间较短 D.气温年较差较大
12.读右图,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降水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减少
B.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年
降水量多于长城站地区
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常年为冷
高压控制
D.南极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对流雨为主
下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完成13—15题。
13.丁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本格拉寒流
14.乙和丙两地海拔相比
A.一样高 B.乙比丙高
C.丙比乙高 D.无法确定
15.为使甲地农业生产保持高产稳产,须采取的途径是
A.改良土壤 B.大量使用农药 C.跨流域调水 D.机械化
16.阅读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降水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以100mm/月为标准,我国东部地区
自南向北,雨季逐渐______;其中
江南地区的雨季比华南地区______
(早.晚);黄河流域的雨季长约______
月。
(2)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形式是______
雨。华南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
在______.______月间和______.______月间。
(3)黄河.海河和辽河流域水灾严重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
(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为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
18.读图“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左图为_________________(1、7)月等温线,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⑶比较图中①、③两地的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⑷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左图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长期以来,农民对柴薪的消费量大大超过柴薪资源的合理提供量,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