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疾病》word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动性疾病
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负荷超过了运动员所能承受的生理、心理限度,引起机能紊乱和病理变化而导致的各种疾病,称为运动性疾病。
第一节 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由于疲劳的连续积累而导致机体出现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一、原因和发病原理
(一)原因
过度训练产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缺乏科学性,未遵循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持续大运动量训练中,缺乏必要的间歇或节奏,引起身体的过度疲劳。
2.训练中缺乏全面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训练手段单调枯燥,长此下去会使运动员感觉乏味、局部负荷过大,产生生理和心理的过度疲劳。
3.患病或伤病后未痊愈,生理上和心理上没有足够的准备便参加大强度的训练或比赛。机体疲劳后又没有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使疲劳产生积累。
4.生活规律的改变,环境、气候的变化,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引起过度训练的发生。
(二)发病原理
过度训练的发病原理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是由于连续地疲劳积累,使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破坏了原有的动力定型,从而引起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失调。另一种意见认为,是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上的紊乱,或机体内应激系统发生一定的“衰竭”所致。还有人认为,不仅是机能紊乱,还存在着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的病理学变化和组织学变化。
二、征象
过度训练的征象是多种多样的,可涉及到各个系统和器官,主要症状为:
(一)神经系统。早期或轻度患者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心理障碍,如身体软弱无力、倦怠、精神不振、无训练欲望甚至厌烦训练,心理上有压抑感且缺乏信心。有的运动员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爱激动和发脾气,或反应迟钝,对周围事情淡薄、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大多数过度训练的运动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易醒,少数有困倦或嗜睡现象。其他的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和运动水平下降等。
(二)心血管系统。运动员常见症状为胸闷、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式疼痛,以及心律不齐,血压增高且不稳定,血红蛋白下降,恢复期延长等。值得注意的是,过度训练的运动员一般均伴有免疫球蛋白降低,因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三)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下降,肺通气量减少,呼吸频率加快,耗氧量增加,最大摄氧量降低,运动后氧债增加。
(四)消化系统。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往往都有体重明显下降的现象,这是因为胃肠的功能紊乱,食欲下降,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所引起的。
另外,过度训练有明显的肌力减退。协凋能力下降情况,一般会出现尿蛋白,甚至血尿,并发运动器官的局部劳损等。
三、处理
过度训练的处理原则,消除病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调整训练内容、改变训练方法,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恢复措施,酌情对症治疗。
对于过度训练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一旦发现有过度训练的症状,要适当减少运动量,控制训练的强度和时间,减少参加激烈比赛的次数,暂时避免进行高难度动作,必要时可暂停专项练习内容,多辅以全面训练和放松练习。此外,在恢复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积极性休息的时间,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如按摩、温水浴等,加强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服用药物,如维生素、三磷酸腺苷、人参、刺五加、三七、枸杞子等。
第二节 运动中腹痛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因生理和病理原因而发生的腹部疼痛症状,称为运动中腹痛。足球运动中较常见的是,肝脾淤血、胃肠痉挛和膈肌痉挛导致的腹痛。
一、原因和发病原理
(一)原因
运动中腹痛的发生,往往与下列因素有关:缺乏训练或训练水平较低,准备活动不充分,过度紧张,饭后过早地参加运动,运动前吃得过饱、过多,或吃了较难消化的食物使胃肠充盈、饱满,在剧烈的运动中受到牵扯引起胃肠痉挛。空腹运动时,由于胃酸或冷空气对胃的刺激,也可引起胃痉挛。运动中呼吸与动作之间的节奏配合不良,呼吸急促、表浅,使呼吸肌的收缩过于频繁、过于紧张与疲劳,引起膈肌痉挛。此外,运动的速度和强度突然加得过快和过大,以致内脏器官和心肺的功能赶不上肌肉工作的需要,也是引起腹痛的常见原因。腹内的某些疾病,如肝炎、胃炎、肺炎、肠炎、胆结石、胆囊炎等也可引起运动中腹痛。
(二)发病原理
l.呼吸肌痉挛或活动紊乱。主要是运动中呼吸肌收缩不协调、紧张与劳累,以及呼吸肌缺氧而引起。
2.肝、脾淤血肿胀。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中强度和速度突然过大过快,会使心脏搏动不充分和无力,影响心脏内血液的排空和静脉血的回流,肝、脾静脉血回流受阻。另外,剧烈运动时如果呼吸肌或膈肌活动紊乱,造成胸内压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