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位肝移植术后的早期监测与护理.ppt

发布:2017-08-26约4.23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原位肝移植术后的早期监测与护理 一、一般护理 1.病室的要求 病室要求有层流。病人进入前,病室及 各种用物要消毒。病室墙面、地面、门窗 与治疗台面采用快速搽洗,拖地。每8小时 紫外线照射30分钟,呼吸机要有细菌过滤 系统的呼吸机。2周后可搬入单人间房。 2.卧位 术后早期平卧位,待生命体征平稳后, 采取斜坡卧位,将床头抬高30度,术后一 周给高半卧位,术后十天可下床活动。 3.体温的严密观察 肝移植手术时间长,且大量输注库血, 因此移植后早期均体温偏低,我院肝移植 病人术后体温最低直肠温度为34.5度,出 现心率失常。通过各种保温措施后均能使 体温恢复到正常。 4.血流动力学的严密监测 肝移植术后CVP要求在10CMH2O左右,CVP 太高会影响肝静脉的回流而使肝脏淤血,出现肝 脏在灌注损伤,但要排除CVP增高的因素,如 PEEP、腹胀。ABP要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使肝 肾联合移植,ABP的收缩压要保持在150- 160mmHg,以保持足够的肾脏灌注压。肝移植 病人在术后使用拉CsA后,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 高血压,根据不同时期选择应用硝普钠,压宁 定,开搏通,消心痛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5.引流管的护理 肝移植病人术后放置18号T型管,右膈下、左肝下、小网膜孔 引流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严密观察T型管内胆汁的色和量。正 常胆汁胃金黄色、粘稠、透明。T型管内右胆汁说明肝脏已恢复功 能,相反无胆汁说明肝脏无功能或T管阻塞或肝动脉栓塞。肝移植病 人T管造影一般在术后7天以上。因为移植病人大多数有低蛋白血 症,加上皮质激素的应用,使T管窦道的愈合时间较长。故T型管一 般放置4—6个月后才拔除。腹部其余引流管,常可引流出不等量的 血性液体。胃肠减压管要保持通畅,严密观察色和量,若为血性液 体,应考虑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导尿管要保持通畅,尿道口每八 小时用5%的碘伏消毒一次,导尿管一般放置3天,若是肝肾联合移 植病人,导尿管一般放置7天。 6.严密监测各项检验指标。 严密监测电解质、酸碱失衡、血常规、 生化全套、血糖。血糖一般保持150 mg/dL、血糖超过250 mg/dL,我科常用普 通胰岛素50单位/50 mL,以微小剂量维 持。血CMV每周检查一次。血肝炎每周检 查一次。 7.加强呼吸道护理 肝炎移植病人术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 且术前往往有低蛋白血症,术后早期新肝功能部 稳定,因此有不同程度的腹水、胸腔积液,最严 重一例,每天引流出腹水2500ml,隔日抽胸水 500ml,因此机械通气55天才脱机。协助翻身拍 背、咳痰,必要时可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8.预防感染 : 肝移植术后常规进行三抗治疗,用罗氏 芬抗炎,2g/次,两次/天,复方SMZ 1片/ 天,预防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急性肺炎, 氟康唑胶囊0.2/天抗真菌,更昔洛韦 250mg/天抗病毒,拉米呋啶100mg/次,一 次/天,拉米呋啶能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 DNA合成,减少与减缓乙肝的复发,术后 至少持续服用一年。 8.预防感染 : 定期做痰、胆汁、腹腔引流液、血、切口分泌物、大小便培养+药敏,观察胆汁、大小便、痰液的外观。医护人员进入病室前,必须穿戴好经过高压消毒的衣、裤、帽子、口罩及鞋子。我们每天进行空气培养、每周进行物体表面培养来监测消毒隔离是否达标。 在肝移植术后2周内严禁探视和陪护。 9.排斥反应的药物应用 术后常用CsA,硫唑嘌呤,强的松 三联或FK506与强的松二联来预防排 斥反应。也用骁悉来代替硫唑嘌呤, 但骨髓抑制副作用明显,血白细胞减 少到2500---1900/立方毫米。 9.排斥反应的药物应用 CsA早期用1—2mg/kg,24小时用微泵维持,速度根 据CsA浓度调节,病人能口服后,CsA口服剂量为6— 8mg/次,二次/日,CsA浓度早期要求在350—450ng/dl, 护理人员在应用CsA针剂时剂量抽取药正确,CsA针剂浓 度标记药看清,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同时CsA针剂稀释 后要从外周静脉输注,以减少肺水肿发生,我们为了CsA 能均匀的进入血液,用微泵维持,CsA浓度血标本采集要 注意以下几点:若已口服CsA,血标本要在口服CsA前半 小时内抽取,若静脉用CsA,血标本要在不用CsA药物侧 肢体抽取; 9.排斥反应的药物应用 FK506口服剂量0.15 mg/kg/12小 时,FK506浓度早期要求在10-15 ng/dl。硫唑嘌呤剂量为2 mg/kg。强 的松早期用甲基强的松200 mg/d。 10.能量与营养 1、糖类的代谢 在正常情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