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联文化研究——以成都地区匾额、楹联为例(上).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3总第187期本刊同址:IOI,010.髫渤∞.net
匾联文化研究
——以成都地区匾额、楹联为例(上)
肖建春
[摘要]匾额、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产物,集教化、启迪、言志、咏物、抒情、娱乐于一体,历来受到
国人喜爱。联语的诞生之地成都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个现代大都会。古往今来,成都这片
文化沃土、商贸重地孕育出各种各样的匾额楹联。优美典雅的吟咏匾联装饰着名胜古迹,古色古香的
点睛匾联保留于街巷乡镇,招揽顾客的商用匾联悬挂在店堂铺户。总之,作为成都的文化名片,古老的
匾联聚积了厚重的古蜀文化,显现出川西平原的风土人情;现代的匾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焕发出天府
之国生机勃勃的现代神韵。批判继承挖掘弘扬成都匾联文化,对于促进成都市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
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成都;匾额;楹联;文化意象;风土人情;现代神韵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7)03珈105—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立项课题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肖建春(1954一)。男,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广告文化研究所所长。四川成都610051
所谓“匾联”即匾额和楹联的合称。匾额,是 文明,显示出现代大都会生机勃勃的神韵。
挂在厅堂、轩斋或庭榭上的题字横额。《说文·册 成都匾联种类很多,即景类的有园林匾联、古
部》:“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 迹匾联;名号类的有宅第匾联、会馆匾联、寺庙匾
也。”由此可知,汉代在门户上题字谓之扁,由此引 联、街巷匾联;表彰类的有功名匾联、功德匾联;警
申出挂在门户上的题字横牌也叫做扁。后来“扁” 策类的有训诫匾联、自勉匾联、明志匾联;喜庆类
写为“匾”,双音词又叫做“扁牍、匾额”。楹联,是 的有祝寿匾联、婚嫁匾联、节日匾联;营销类的有
悬挂或粘贴在门坊或堂柱上的联语,又称为“对 商号匾联、行业匾联……由于篇幅的限制,更是为
联、对子”。从形式上看,匾联语言精炼、文字对 了突出主旨,本文主要介绍“名片”作用突出的成
称、体制短小、结构灵活;从内容上看,匾联或雅或 都名胜古迹匾联、街巷乡镇匾联和店堂铺户匾联。
俗、亦庄亦谐,深藏哲理,令人回味,集教化、启迪、 (一)名胜古迹的吟咏匾联
言志、咏物、抒情、娱乐于一体。 成都与全国各地一样,在其古典建筑、风景名
楹联起源于成都,是由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 胜中,匾联是不可或缺的装饰艺术……从形式上
创作。据北宋张唐英撰《蜀祷杌》载:“孟昶命学士 讲,匾联的书法美、雕刻美和材质美使建筑物、风
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 景区大增光彩;从内容上看,匾联或描绘景致或点
节号长春。”这是见于史册的最早的一副对联。 明环境或抒情言志,其文采和意境赋予名胜古迹
宋元时代,题匾撰联之风日盛;明清时代,匾联便 深远的文化内涵。
已经普及于民间的各大都会和中小城镇。作为一
个历史文化名城,联语的诞生之地,成都更是处处 杜甫草堂正门匾联:
有匾联。为此,本文便以成都地区的匾额、楹联为 草堂
例,对匾联文化作一些探讨。 万里桥西宅,
百花潭北庄。
一、成都匾联的类型
匾额“草堂”二字,系康熙皇帝十七子果亲王
坐落于川西平原的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