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考博参考书分数线复试经验.pdf

发布:2015-09-21约8.6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清华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考博参考书分数线复试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38人,下设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 学、中国史、世界史五个专业。 中国史专业下设四个方向,廖名春、刘国忠、彭 林、李学勤、赵平安、李守奎的 历史文献学 (出土文献与中国学术史);王晓毅、张国刚、倪玉平的中国古代史;张勇、 戚学民的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文化史);秦晖方朝晖、汪 晖、张国刚、倪玉平的专门 史。 二、考试的科目 中国史: 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 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264中国通史③501综合 考试。 三、导师介绍 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导。男,1956年生,湖南武冈县 , 1978年邵阳师专(现邵阳学院)毕业,1988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后在湖南省委党 校任《湖湘论坛》副主编,1992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西北大学历 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他为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有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中国学 术史新证》等大批著作,为古籍学界著名学者。 刘国忠,男,汉族,1969年生于福建省政和县。1987至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 史系学习,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 1994-199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攻读历史文献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 中国学术思想史及国际汉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彭 林,男,1949年10月15 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市。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北 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思想文化研究所)教 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26国学网礼乐高级顾问[1] 。主要从事先秦史等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 教学和研究,偏爱经学,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以 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 李学勤,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他长期致力于汉以 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 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资料来源育明教育官网: (考博分校) 考博考试信息、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考博分校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清华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2013年获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2014年9月获得首届 “全球华人国学奖 终身成就奖”。 赵平安,2008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 字学和出土文献研究。出版专著《隶变研究》(1993)、《〈说文〉小篆研究》(1999),Chinese Characters then and now (合作,Edition Voldemeer Zurich,2004),《新出简帛与 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另有 《秦西汉印章研究》一书列入出版计划。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论著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一等奖 (2002)。 李守奎,主要从事文字学及汉语史方向科研工作。独立出版 《楚文字编》学术著作 3部,发表《〈说文〉古文与楚文字互证三则》、《江陵九店第56号墓竹简考释四则》、《楚 玺文字六考》、《表意字的表达功能与古文字考释》等学术论文20余篇。论著被国内外 同行学者在《考古学报》、《古文字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引用70余次。专著 《楚文字编》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吉林省第六 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二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王晓毅,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毅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 思史,特别是魏晋时期的思想史研究。先后承担的研究课题有“儒释道与魏晋玄学的形 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项目)、“魏晋学术思潮研究”(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基 金项目)、目前在研的课题有“魏晋玄学与官方儒学”(2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 “郭象思想研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985”调控项目)。 张国刚,男,1956年生,安徽安庆 。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 国中外关系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