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与预制――与电子音乐有关的一些问题并兼及刘健的电子音乐创作.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l期
ofWuhan of
HUANGzHoNG(JournalconservatoryMusic。China)
彭志敏
,P匕混 合口 与叫 预J火 制巾U
——与电子音乐有关的一些问题并兼及刘健的电子音乐创作
摘 要:文章以电子音乐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基本比照和出发点,回顾、分析、思考和讨论了与之相关
的某些历史、现象、问题及其中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指出与“音响型”电子音乐相应的“混合型”电子音乐,
既已成为电子音乐“作品”创作中的主流,也成为能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相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指出那种
周到而严密的整体性“预制”构思,是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创作完全相同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求更高的必要前
提;最后指出尽快建立建设与传统音乐作品分析和作曲技术理论相配套的电子音乐作品分析和作曲技术理
论体系,有效解决好电子音乐作品中的音乐性、适时性并保持真实表演声部的中心地位等,是当前电子音乐创
作、研究、教学和传播都共同面临的紧迫性问题。文章还兼及论述了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中国
大陆第一代音响导演刘健和他的混合型电子音乐作品。
关键词:电子音乐;混合;预制;音乐性;马卡尔斯基;斯托克豪森;刘健
中图分类号:J614.8 文献标识码:A
丰富多彩的电子音乐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进步, 鉴于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的“电子音乐”(elec—
tronic
与之相关的种种现象也常常发人思考。恰逢武汉音 music)及其对人类音乐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乐学院作曲系为了自身学科建设而将举行以电子音 德国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H.施图肯什米特甚至不
乐为主题之一的大型教研室活动,属于刘健“新民族 惜笔墨地把20世纪的音乐称作是“电子音乐的时
根源音乐”系列的第三张C脒天门》也由湖南金蜂音 代”。∞但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结合电子音乐
像出版公司于2006年正式出版。面对上述思考和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自它从1951年问世伊
活动,聆听具有高度“预制”技巧并由9首“混合型” 始,就一直处于一种“不太纯粹”的“混合性状态”:这
电子音乐作品构成的《天门》,同时比照刘健另外两 一方面是因为即有的“电子音乐”很难和在1948年
张“新民族根源音乐”CD(它们分别是1998年由武开始的“具体音乐”(musiqueconcrete)彻底区分开
汉音像出版公司出版的《盘王之女》和2000年由台来;另方面则是因为随着斯托克豪森的《少年之歌》
der
湾风潮唱片公司出版的《黑珍珠》)以及国内外的某 (Gesang
些电子音乐作品和相关作品,④结合所了解的电子 乐“清楚地表现出它的概念变化和分支:一部分与具
音乐有关情况,进一步地想到了如下问题。 体音乐相结合,一部分与传统音乐相结合”。口1这又
如同施图肯什米特所指出的那样:电子音乐与其他
一、关于“混合型”的电子音乐 类型的音乐相混合,能够清楚表明那种“仅仅为了寻
找新的音响而在实验室里加工生产”出来并可因此
——历史回顾、相关事实、马卡尔斯基的《黑暗 称作“试管音乐”的时代和类型都已结束,③而“有机
颂》以及刘健的混合型创作 音乐与机械音乐的历史综合”,成为电子音乐“第三
作者简介:彭志敏(1955~)。男,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系教授,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青年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
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和理论委员会主任(武汉430060)。
收稿日期:2006—09—20
32黄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