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港口铲车操作员..PPT

发布:2017-06-20约6.12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港口特种车辆驾驶与维修 模块二 港口装载机操作员 目录 项目一 安全教育 项目二 出车前检查 项目三 机器启动 项目四 行驶 项目五 装载机作业训练 项目六 收车后检查与维护 项目一 安全教育 (一)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 1.装载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通过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考核,取得特种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 2.严禁酒后驾驶,作业过程中不得打手机、闲谈和吃食物。 (2)启动 1.车辆启动前,检查起动、音响信号、照明电路、运转、制动性能、铲斗、轮胎,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2.起步时要查看周围有无人员和障碍物,然后鸣号起步。 3.在坡道上或路面不良时,一律用一档起步。 (3)行驶 1.行驶前取下前后车体安全联接杆,并妥善保管。 2.在坡路上行驶时,应使拖起动操纵杆处于接通位置。拖起动必须是正向行驶。 3.改变行驶方向要在停车后进行。 4.变换驱动操纵杆必须在车停后进行。 5.运载物料时,应保持动臂下铰点离地400毫米。不得将铲斗提升到最高位置运送物料。 6.不准在与斜坡成直角的方向上行。 (4)作业 1.发动机出水温度达55℃、机油温度达45℃方可进行全负荷作业。作业时发动机水温、机油温度不应超过90℃。 2.取货前,应使前后车体成直线,对正并靠近货堆,同时使铲斗平行接触地面,然后取货。不准用高速挡取货。 3.不准边转向边取货。不准边行驶边起升。 4.不准铲斗偏重装载。不准用铲斗进行挖掘作业。 5.不准在铲斗悬空时驾驶员离车 6.不准在起升的铲斗下面站人或进行检修。 7.不准用铲斗举升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8.在架空管线(尤其是输电线)下作业,铲斗起升要与管线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9.在为载重汽车倾卸物料时,铲斗前翻不得刮碰车辆,卸载动作要缓和。 (5)停车 1.停车时应将铲斗平放于地面上。 2.停车后将换向操纵杆放在中央位置。若长时期停放,应缓慢活动升降机构和翻转铲斗2-3次。 3.将前后车体安全联接杆安装好。 (6)维护 1.发现装载机有不正常现象,应当立即停车检查。 2.严禁在装载机启动的情况下进行维修、装拆零部件。 3.检修车辆时,将变速杆、拖起动接通杆置于空档,采取制动等防护措施 4.若必须在铲斗升起时检修车辆,则应对铲斗采取支顶等稳固可靠的措施。 5.严格按照装载机的保养、维修规程进行保养和维修。 (二)装载机伤害事故分析 (1)酒后驾车事故 事故案例:1982 年x 月x 日,x厂一装载机驾驶员,酒后驾车,当驶过一十字路口50m 时,撞倒了靠道路右侧停放的一台货车,将该驾驶室内乘坐的小孩撞出;又继续行驶50m ,把路旁标志牌撞坏;车辆未停继续向前进155m ,又将路边一骑车人撞死,同时将骑车人的妻子撞到沟里造成重伤;又继续行驶185m ,因有车追赶被迫停车;掉头时,又将车倒入沟内,自己也造成重伤。 事故主要原因及责任分析:以上事故属驾驶员酒后违章开车所致,应负全部责任。 (2)倒车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1980 年x 月x 日,xx 厂铲车在煤炭货场铲运煤炭,中途车辆发生故障,便在离煤垛8m 远的地方停车检查,当其在车尾部掀开发动机罩检修时,另一铲车在煤垛前卸下煤炭后, 一面落下升降架,一面向后倒车,正直对着后面停车检查铲车的尾部撞去,两车相撞后,被撞铲车移动1m 多,驾驶员冰x x x 左腿被严重挤伤,虽经抢救但左腿下部坏死,造成截肢。 事故主要原因及责任分析:司机作业倒车时,既不观察又不鸣笛所致,应负事故主要责任。 项目二 出车前检查 (1)轮胎:气压符合标准,不能过高或过低,无气压表时可敲击,凭经验判断;有无夹石;有无破裂。 (2)灯光、音信电路:各部件是否齐全、有效。 (3)转向:转向盘灵活自如,自由转动量为30°;横直拉杆不松动、不碰磨。 (4)制动:制动管路无漏气、漏油;储气筒无漏气;放气开关完好;驻车制动器操纵杆移动量是否合格;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30~40㎜。 (5)漏油:如变速箱、驱动桥、转向器等无渗漏,燃油箱无渗漏。 (6)漏水:散热器无漏水或防冻液水量符合标准,蓄电池无漏液,水泵、缸盖、缸体无渗漏。 (7)发动机:检查油面高度应在机油尺启刻度标准2/4~4/4之间,高压线无松脱,带无松动、破损,以大拇指按下带松紧度为10~15㎜为宜,启动发动机后无异响;润滑油、冷却水及蓄电池电解液是否充足。 (8)燃油、液压油是否足够。 (9)驾驶室门须齐全、可靠,后视镜调整得当,雨刷器完好,仪表齐全有效。 (10)外露螺栓无松动、不可缺少:如轮胎螺栓、半轴螺栓、传动轴螺栓、钢板弹簧U形螺栓等。 项目三 机器启动 (1)启动发动机 启动发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