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姜堰市2017-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doc

发布:2017-07-25约8.8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姜堰市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苏教版)(附答案) 命题:八年级物理命题组 审校:初中物理中心组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合分人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 评卷 人 答案 1.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分子 C.太阳系、地球、电子、分子 D.银河系、地球、分子、质子 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 电线的线芯用铜做------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B. 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因为塑料尺有磁性 C. 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做------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差 D. 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做------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3.用天平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先称出2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 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 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仔细称量 D. 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次称量,再求平均值 4.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来解释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5.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一名初中生的体积约为 A.5dm3 B.50 dm3 C.500 dm3 D.5000 dm3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存在的是 A.用胶水能把两张纸黏合在一起 B.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拉断 C.磁铁能够吸引铁钉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不易分开7.某钢瓶中氧气密度为6 kg/m3,一次气焊时用去其中的2/3,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3 kg/m3 B.2 kg/m3 C.4 kg/m3 D.6 kg/m3 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孤掌难鸣”说明了离开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产生力的作用时,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地球吸引树枝上的苹果,苹果不吸引地球 9.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 A.A和B 的初始温度不同 B.液体B 的比热容大 C.A的温度比B 升高得慢 D.A和B 的比热容相同 10.现有四种改变摩擦的做法:(1)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2)给车轴中加润滑油; (3)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紧绳子;(4)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其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1)(2) B.(2)(3 ) C.(3)(4) D.(2)(4) 11.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环绕地球沿圆形轨道运动且快慢不变的人造卫星 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发动汽车将汽车开出车站 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直线下落 12.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不变,比热不变 B.水凝固成冰,密度变小,比热不变 C.一块砖切去一半质量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m3 13.晴天,几位同学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 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得 分 评卷人 14.人类向物质世界两极进军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1897年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 组成的;20世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