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1、满堂基础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机械开挖→机械清土→验槽→垫层→制安钢筋→混凝土基础→地圈梁模板支设→制安钢筋→隐蔽验收→地圈梁混凝土浇注。
2.施工要点
(1)基坑验槽清理同钢性基础,垫层混凝土在基坑验槽完后立即进行浇筑,以免地基被扰动。
(2)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划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上下部垂直钢筋绑扎牢固,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钢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
(3)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就清理干净,模板应浇水加以湿润,并保持无积水。
(4)浇筑现浇柱上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铺满一层同混凝土标号的去石砂浆厚度为50~100MM并捣密实,使柱插筋的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5)基础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完成,对于阶梯形基础,每一台阶高度内应整分浇捣层,每浇捣完一层应暂时停止浇捣停留0.5~1小时,待其初步凝结后再进行下一阶施工,每一台阶浇捣完应用原浆抹平。
(6)地梁基础应根据高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各层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M 左右,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浇筑时应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再浇筑中间部份,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7)基础有插筋时应保证插筋位置正确,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发生位移。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外露面应覆盖浇水加以湿润。
3.模板工程
采用新型模板结合组合钢模支模,柱基收错台处每边用钢板封严留300×200洞口;以检查混凝土是否浇灌到位和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错台处,钢筋用φ20钢筋马凳支撑,马凳沿模板边间路500×600mm。钢模采钢管环箍抱紧,用钢管支撑,支撑强度、刚度符合,混凝土侧压力要求。
梁先支底模,待钢筋隐蔽验收后,关侧面模板,梁底模按规范要求起拱。
按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强度标准值70%以上,方可拆梁底模。
4.混凝土工程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输,人工浇筑入槽施工混凝土。
(2)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3)施工要点
1)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2)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
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拨,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一起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自由式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4)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a.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b.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c.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d.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a.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无蜂窝麻面
b.无缝隙无夹渣层。
c.允许偏差项目
d.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如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标高
±1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3
基础轴线位移
15
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4
基础截面尺寸
+15 -10
尺量检查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e.成品保护
①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
②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60%以后,方可在其上来往行人和进行上部施工。
③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