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市人民法院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

发布:2017-01-21约5.14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人民法院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xx市人民法院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6年,我院在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切实加强公正司法,努力提升司法公信,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关于审判、执行工作 2016年上半年,我院共受理各类诉讼案件1280件,审结822件,结案率为64.2%,上诉44件,维持原判14件,无结果30件;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04件,审结104件,结案率为100%;受理执行案件376件,执结205件,执结率为54.5%。受理各类刑事案件收案108件,审结85 件,审结率79 %,判处犯罪分子142人,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力度,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民事部分调解结案率达到了96%,赔偿金额320 万元。受理各类民事案件1166件,审结735件,审结率63%,调解撤诉结案率为58.5%,积极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6件,审结2件,结案率为33.3%;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04件,审结104件,审结率100%。执行工作积极争取市委、政府的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发挥联动作用,在执行工作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院观察执行,共受理执行案件376件,执结205件,执结率为54.5%,有效地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审判管理工作。 坚持把审判管理放在法院管理的核心位置,推行审判执行工作层级责任体系,形成以承办法官、审判长、庭长、副院长、院长五个层级和审管办、审委会两个机构为主体的“五加二”管理架构,调动各类审判主体力量,加快审判节奏、提高审判质量。每周院长办公会对收结案、上诉、发改、信访情况进行调度,每月对息诉服判率、调解率、信访投诉率等九项指标进行分析通报,每季度审委会对发改案件进行分析评议、对审判质效分析研判,针对在审判质量和效率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改进方式、方法。 三、关于信访工作。 完善信访案件风险评估机制,从立案、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上做好信访苗头的跟踪、排查化解工作,从源头上避免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开展涉诉信访案件专项评查活动,主要围绕案件事实认定是否清楚、法律程序是否规范、法律适用是否准确、法律文书是否齐全、信访诉求是否合理、解决问题是否到位等六个方面深入开展评查工作,全面深刻地分析引起涉诉信访的原因。实行全员接访制度和信访案件月通报制度,对涉诉信访积案逐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逐案研究工作方案,并明确办理期限。在政法委涉法涉诉信访接待大厅派驻专门工作人员,主动将服务延伸至矛盾纠纷一线。开通法院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信访人员通过预约后在我院可直接与最高人民法院接访法官进行视频对话,变走访为网络视频接访。我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接访活动,充分运用教育、协调、救济等手段,解决涉诉信访难题。2014年省法院确定我院包保案件4件,已化解1件,其余3件经我院审委会讨论确认应为终结案件,已经向中院报送终结。2016年发生进京访1件为,经我院审委会讨论确认应为终结案件,正准备向中院报送终结。在重要会事期间我院未发生非法上访案件。 四、关于诉前调解工作 我院在借鉴吉林市昌邑区法院诉前调解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诉前调解工作,我院积极与xx市司法局沟通,在法院设立了诉前调解室,市司法局选派三名业务精湛、调解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常驻法院诉前调解室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立案庭在接待工作中积极引导当事人进入诉前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法院依法予以确认。当事人不接受诉前调解或调解无法达成协议的,立案庭办理正式立案手续,使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从5月中旬成立以来诉前调解室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29件,成功调解18件,调解成功率为62.1%。 五、关于队伍建设工作。 深入开展全员岗位大培训活动,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34人次,增强审判人员驾驭庭审、法律适用、化解矛盾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实行青年干警培养导师制度,通过干警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方式培育新人,助推青年干警成长。实行院班子成员带头办案制度,班子成员通过积极参与审判活动,不仅提高了审判能力和管理能力,而且及时掌握了审判前沿的最新动态,增强了对重大疑难案件和新情况、新问题的掌控和调研能力,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果。 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坚持逢会党风廉政建设必讲、教育必行、规章必学、精神必传,注重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的作用,组织观看廉政教育专题片、进行任前谈话、廉洁司法宣誓、通报全国法院违纪案件、开展“以案为鉴、筑牢防线”警示教育活动,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实效性,筑牢干警拒腐防变的道德底线。对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群众关注的廉洁问题,开展廉政隐患排查和审务督察,规范法官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交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