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应用系统配置及接口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章 应用系统配置及接口技术 DIS: MOV R0,#7AH MOV R1,#01H MOV R2,#06H DLP: MOV A,R1 MOV P1, A MOV A,@R0 MOV DPTR,#DTAB MOVC A,@A+DPTR MOV P2,A ACALL DLY1MS MOV A,R1 RL A MOV R1,A INC R0 DJNZ R2,DLP RET DTAB: DB 0C0H,0F9H,0A4H DB 0B0H,99H, DLY1MS:… * * 9-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一般硬件组成 9-2 人-机通道配置与接口技术 由于单片机主要用于工业测控,其典型应用系统的组成如下: 9-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一般硬件组成 其中包括: 单片机系统 用于测控目的前向传感器输入通道 后向伺服控制输出通道 基本的人机对话通道。 复杂测控系统还包括机与机之间进行通信的互相通道。 前向通道是应用系统的输入通道,与现场采集对象相连,是现场干扰进入的主要通道,是整个系统抗干扰设计的重点部位。 由于所采集的对象不同,有开关量、模拟量、数字量,而这些都是由安放在测量现场的传感、变换装置产生的,许多参量信号不能满足单片机输入的要求,故有大量的、形式多样的信号变换调节电路,如测量放大器、I/F变换、A/D转换、放大、整形电路等。 前向通道是一个模拟、数字混合电路系统,其电路功耗小,一般没有功率驱动要求。 前向通道特点 后向通道特点 后向通道是应用系统的输出通道,大多数需要功率驱动。 靠近伺服驱动现场,伺服控制系统的大功率负荷易从后向通道进入单片机系统,故后向通道的隔离对系统的可靠性影响很大。 根据输出控制的不同要求,后向通道电路有多种多样,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开关电路等,输出信号形式有电流输出、电压输出、开关量输出及数字量输出等。 人机通道特点 通常单片机应用系统大多数是小规模系统,因此,人机对话通道以及设备的配置都是小规模的,如微型打印机、功能键、LED/LCD显示器等。若需高水平的人机对话配置,如通用打印机、CRT、硬盘、标准键盘等,则往往将单片机应用系统通过外总线与通用计算机相连,享用通用计算机的外围人机对话设备。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人机对话通道及接口大多采用内总线形式,与计算机系统扩展密切相关。 人机通道接口一般都是数字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相互通道特点 中、高档单片机大多设有串行口,为构成应用系统的相互通道提供了方便条件。 单片机本身的串行口只为相互通道提供了硬件结构及基本的通信方式,并没有提供标准的通信规程。故利用单片机串行口构成相互通道时,要配置比较复杂的通信软件。 在很多情况下,采用扩展标准通信控制芯片来组成相互通道。例如,用扩展8250、8251、SIO、8273、MC6850等通用通信控制芯片来构成相互通信接口。 相互通信接口都是数字电路系统,抗干扰能力强。但大多数都需远距离传输,故需要解决长线传输的驱动、匹配、隔离等问题。 9-2 人-机通道配置与接口技术 一、键盘接口及处理程序 按键电路的基本概念 键盘分两类:编码键盘与非编码键盘。区别是识别键符及给出相应键码的方法。编码键盘是用硬件来实现对键的识别,非编码键盘是由软件来实现键盘的定义与识别。 非编码键盘经济实用,较多地应用于单片机系统中。下面将重点介绍非编码键盘接口。 键盘中使用的按键一般都是常开结构键。 键的操作不可避免的存在机械抖动,抖动时间5~10ms左右。 单 片 机 P1.0 +5V K 抖动时间 <10ms 开关动作时间 >100ms “ 1 ” “ 0 ” <10ms 延时等待10ms 仍有按键信号? Y 有按键信号? N Y N 键盘处理 按键释放? N Y 消除抖动的两种解决办法: ①硬件消抖动——使用R-S触发器。 ②软件消抖动——采用软件延时。 键抖动会造成CPU误读(实际按一次,误以为按了多次),为确保CPU的读键准确,需要消除抖动。 P1.0 P1.1 P1.7 +5v 键盘结构 每个按键单独占有一根I/O线。 特点:配置灵活、编程简单;但按键多时,I/O线占用多。 独立式键盘 键扫描程序: 例:设计一个有4个独立按键的键盘接口,并编写键扫描程序。 KEY1: 注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