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传感器开环和闭环的介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霍尔传感器开环和闭环的介绍
霍尔传感器是根据霍尔效应制作的一种磁场传感器。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这一现象是霍尔(A.H.Hall, 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构时发现的。后来发现半导体,导电流体等也有这种效应,而半导体的效应比金属强得多,利用这现象制成的各种霍尔元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霍尔效应是研究半导体材料性能的基本方法。通过霍尔效应实验测定的霍尔系数,能够判断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及载流子迁移率等重要参数。
开环的传感器是霍尔直放式原理,闭环的是磁平衡原理。所以闭环的在响应时间跟精度上要比开环的好很多。开环和闭环都可以监测交流电,一般开环的适用于大电流监测,闭环适用于小电流监测。往往开环的传感器输出
霍尔传感器:开环和闭环的工作原理_区别
1. 开环霍尔传感器 工作原理 :
原边电流(Ip)产生的磁通量集中于磁性回路,通过气隙中的霍尔器件感应到这些磁通量,从而进行测量。霍尔器件输出的信号准确反映了原边电流的输出情况。 特征:封装尺寸小 ,测量范围广 ,重量轻,低电源损耗 ,无插损
2. 闭环霍尔传感器 工作原理 :
副边电流产生的补偿磁通平衡了原边电流Ip产生磁通量。霍尔器件和辅助电路产生的副边补偿电流准确反映了原边电流的大小。 特征: 频率范围宽 ,精度高 ,快速响应 ,低温漂 ,线性度好 ,无插入损耗
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在车用电源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对电源系统输出电流的隔离测量,并通过反馈控制电源系统的输出电流。当电源的输出电流接近电源系统的设计功率输出时,电源输出电流将不再增加,从而限制了电源系统的输出功率,保护了电源系统不会因用电负载的变化而损坏。
2 闭环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自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Edwin Herbert Hall发现霍尔效应以来,霍尔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随着元器件工艺技术的发展,由霍尔器件应用开发的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的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闭环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的研制成功,大大地扩展了该项技术的应用领域。
2.1 霍尔效应及霍尔器件
霍尔效应是霍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当通有小电流的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时(如图1),半导体内的载流子受洛伦兹力的作用发生偏转,使半导体两侧产生电势差,该电势差即为霍尔电压VH,VH与磁感应强度B及控制电流IC成正比,经过理论推算有式(1)关系。
VH=(RH/d)×B×IC(1)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
IC为控制电流;
RH为霍尔系数;
d为半导体厚度。
式(1)中,若保持控制电流IC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测量霍尔电压推算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由此建立了磁场与电压信号的联系。根据这一关系式,人们研制出了用于测量磁场的半导体器件,即霍尔器件。
图1 霍尔效应原理
2.2 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是利用霍尔器件为核心敏感元件用于隔离检测电流的模块化产品,它的工作原理是霍尔磁平衡式(或称霍尔磁补偿式、霍尔零磁通式)。众所周知,当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将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场的大小与流过导线的电流大小成正比,这一磁场可以通过软磁材料来聚集,然后用霍尔器件进行检测,由于磁场的变化与霍尔器件的输出电压信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因此,可利用霍尔器件测得的输出信号,直接反映出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即
I∝B∝VH(2)
式中:I为通过导线的电流;
B为导线通电流后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当选择适当的比例系数后,上述关系可以表示为等式。
对于霍尔输出电压信号VH的处理,人们设计了许多种电路,但总体来讲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开环(或称直测式、直检式)霍尔电流传感器;另一类为闭环(或称零磁通式、磁平衡式)霍尔电流传感器。
针对霍尔传感器的电路形式而言,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将霍尔器件的输出电压用运算放大器直接进行信号放大,得到所需要的信号电压,由此电压值来标定原边被测电流大小,这种形式的霍尔传感器通常称为开环霍尔电流传感器。开环霍尔传感器的优点是电路形式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其缺点是其精度、线性度较差,响应时间较慢,温度漂移较大。为了克服开环传感器的不足,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国外出现了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1989年,北京七○一厂引进国外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研制和生产。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种传感器在国内逐渐为广大用户了解和应用。
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磁平衡式的(如图2),即原边电流(IN)所产生的磁场,通过一个副边线圈的电流(IM)所产生的磁场进行补偿,使霍尔器件始终处于检测零磁通的工作状态。当原副边补偿电流产生的磁场在磁芯中达到平衡时,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