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无线充电技术报告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组组长: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日期时间:2015年1月8日 小组成员及分工 成员: 印刷电路板制作、调试 队长: 原理图分析、及电路板焊接、调试 成员: 原理图的设计、PPT制作、调试 成员: PCB的布线、电路板功能测试 成员: 电路板的焊接 成员: 印刷电路板制作 发展现状及前景 起源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2007年6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的网站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小组把共振运用到电磁波的传输上而成功“抓住”了电磁波。他们利用铜制线圈作为电磁共振器,一团线圈附在传送电力方,另一团在接受电力方。 优势 无线充电的电路设计引领着线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线设备转化为无线设备,简洁、方便、易携带无疑是无 线设备的最大优点。 劣势 经济成本投入较高,维修费用大;无线传输,耗能较高;二次能源转换,电磁的空间磁损率太大。 应用领域 无线充电已经在电动牙刷等部分家电产品中实用化,现在又扩大到了智能手机领域及电动汽车和列车领域。未来可以将无线充电装置安装在办公桌内部,只要将笔记本或 PDA 等电器放在桌上就能够立即供电。 原理比较 数m以上 2.45GHz 38% 无线电波 数cm-数m 13.56MHz 95% 磁共振 数mm-数cm 22KHz 92% 电磁感应 传输距离 使用频率 充电效率 方式 技术标准 到目前为止,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有三种:Qi标准、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标准、iNPOFi技术。下面我们主要介绍Qi标准。 Qi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简称WPC)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具备便捷性和通用性两大特征。首先,不同品牌的产品,只要有一个Qi的标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其次,它攻克了无线充电“通用性”的技术瓶颈,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相机、电脑等产品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为无线充电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 市场比较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电磁感应、无线电波、以及共振作用,而Qi采用了目前最为主流的电磁感应技术。在技术应用方面,中国公司已经站在了无线充电行业的最前沿。据悉,Qi在中国的应用产品主要是手机,这是第一个阶段,以后将发展运用到不同类别或更高功率的数码产品中。 Qi型电感式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图。该发送器由一个AC/DC功率转换、驱动器、发射线圈、电压电流检测和控制器组成。接收机由一个接收线圈、整流、电压调节和控制器组成。系统负载可以是任何电池供电设备,例如:一部手机。 Qi系统概述 内刊 -- 电磁感应方式原理 系统框图 手机(接收端) 底座(发射端) 降压整流 高频方波 高频逆变 原边线圈 电源芯片 副边线圈 整流滤波 电池充电 市 电 行政、后勤管理 制度推进 原理图分析 整流成直流 反向耐压较高 线性直流稳压芯片 Buck降压电路 滤波电容 线性直流稳压芯片 滤波 整流 反向耐压较低 滤波电容 电池充电 产生高频方波 功率开关器 555 多谐振荡器 功率管驱动电路 高频逆变 方波变正弦 6S管理 整流桥电路1N400、1N5819 1N4007是封装形式为DO-15的塑料封装型通用硅材料整流二极管。广泛应用于各种交流变直流的整流电路中。 普通整流二极管,频率特性较差,反向耐压高达1000V 1N5819 肖特基二极管,封装类型:DO-41。 ? 反向恢复时间极短,适合高频电路工作 反向耐压是40V, 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可以把方向交替变化的交流电变换成单一方向的脉冲直流电。 线性直流稳压芯片LM7812/05CT LM7815CT是一款线性直流稳压器,输出电压是15V,输出最大电流是1.5A,输入电压范围15V~35V。 封装:TO-220AB LM7805CT的输出电压为5V为线性锂离子电池充电器(TP4057) 输入电压范围5V~18V,输出5V。 封装:TO-220AB 555定时器分析 TLC555和NE555的功能是基本相同的,但是TLC555性能指标要优越些,NE555的工作电源电压范围是4.5~16V,工作温度范围是0~70℃,功耗最大到1000mW,而TLC555的工作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