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多态性与抗抑郁剂疗效的关联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3-08-21约小于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多态性与抗抑郁剂疗效的关联分析的中期报告 这篇中期报告涉及了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多态性与抗抑郁剂疗效的关联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120名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采用了基因分型技术对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利用Hamilton抑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等抑郁评估工具对研究对象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治疗期间,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追踪观察,记录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最终对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研究结果:通过基因分型技术,我们发现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存在多态性,其中TT型、CT型、CC型的频率分别为35.0%、45.8%和19.2%。在抗抑郁药物治疗期间,我们发现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其中CT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好,CC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差,TT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居中。进一步的分析表明,CT型患者治疗效果最好的原因可能和其基因变异导致的ABCB1蛋白质表达量的改变有关。 研究结论: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的多态性与抗抑郁剂疗效的关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CT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好,CC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差,TT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居中。这一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制定更为个体化、精准的抑郁症治疗方案。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规模,加强研究数据的统计信度及临床应用性等方面的研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