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0.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PAGE 1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平面六杆机构
姓 名 潘彩云
班 级 机自11-1班
学 号
指导老师 杨善国
2012年6月28日
1、题目说明
图(a)为一平面六杆机构,主动件1的杆长
,
角速度
,
机架6上的
,
,
比例尺实际尺寸/图上尺寸=2。
图(a)平面六杆机构
试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移动从动件5的速度与加速度。
2、设计数据
1)位置分析
作机构位置运动简图,
由图(a-1)得导杆3上、两点之间的图上长度
、两点之间的图上长度
、两点之间的实际长度
、两点之间的实际长度
图(a-1)机构位置运动简图
从图(a-1)中量取
2)速度分析
根据两构件上重合点之间的速度合成原理,得导杆3上的点与滑块2上的点之间的速度方程为
= +
其中,取速度比例尺
实际速度(mm/s)/图上尺寸(mm)10。
在机构图附近的合适位置作速度图,取任意一点作为作图的起点,作,
由
,
得
,
作,作,得交点,如图(b-2)所示。
从图(b-2)中量取
,
。
由
,
得
,
方向为逆时针;
由
,
得相对速度
。
由于构件2,3之间无相对转动,所以,
。
导杆3上点的速度
图(b-1)
图(b-2)
从动件5上的点与导杆3上的点之间的速度方程为
= +
由
,
得
,
点的速度矢量为,过点作,过点作平行于从动件5的运动方向,得交点。从图(b-2)中量取
,
于是,得从动件5的速度
。
图(b) 速度矢量图
3)加速度分析
根据两构件上重合点之间的加速度合成原理,得重合点之间的加速度方程为
= + = + + +
其中、与分别为
,
方向为沿转。
取加速度比例尺
实际加速度(mm/s2)/图上尺寸(mm)=50,
任取一点作为作图的起点,如图(c-1)所示。
作,
;
作,
过作;
过点作,
过作,与的交点为,连,表示
从图(c-1)中量取
为此,相对加速度
,
导杆3上点的切向加速度
导杆3上点的加速度
。
重合点之间的加速度方程为
= + +
其中与分别为
方向为沿转,如图(c-2)所示。
由
,
得
为此,点的加速度
过点作表示,
过点作,过作,得交点。
从图(c-2)中量取
,
于是,得相对加速度
;
从动件5的加速度
。
图(c)加速度矢量图
3、从图上量出相关长度,计算相关数据,汇总全班数据。
表1 设计数据汇总
序号
曲柄角度/φ
(o)
位移/S5
(mm)
速度/V5
(m/s)
加速度/a5
(m/s2)
1
5
2
15
3
25
4
35
49.18
0.487
0.433
5
45
6
55
7
65
8
75
9
85
10
95
11
105
12
115
13
125
14
135
15
145
16
155
17
165
18
175
19
185
20
195
21
205
22
215
23
225
24
235
画出构件5的位移曲线图
图(d-1)位移曲线图
画出构件5的速度曲线图
图(d-2)速度曲线图
画出构件5的加速度曲线图
图(d-3)加速度曲线图
于是,得如图(d)所示构件5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图
图(d)构件5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图
4、心得体会
这是大学的第一次课程设计,
附件2
一级建造师注册专业对照表(本科)
98年-现在专业名称
93-98年专业名称
93年前专业名称
土木工程
矿井建设
矿井建设
建筑工程
土建结构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
交通土建工程
铁道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桥梁工程
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饭店工程
涉外建筑工程
土木工程
建筑学
建筑学
建筑学,风景园林,室内设计
电子信息
科学与技术
无线电物理学
无线电物理学,物理电子学,无线电波传播与天线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与信息系统
信息与电子科学
电子科学
与技术
电子材料与无器件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磁性物理与器件
微电子技术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物理电子技术
物理电子技术,电光源
光电子技术
光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成像技术
物理电子和光电子技术
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科学教育
计算机科学教育
软件工程
计算机器件及设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采矿工程
采矿工程
采矿工程,露天开采,矿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