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工技术指南.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指南
胡广龙
电话
QQ:342816225
目录
第一章 人工湿地概述 第四章 人工湿地的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1.1 适用范围 4.1 施工
1.2 术语和定义 4.2 调试启动
1.3 人工湿地的特点 4.3 竣工验收
1.4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4.4 运行维护
1.5 人工湿地的工程选址及总体布置 第五章 工程案例简介
第二章 人工湿地的设计 5.1 章丘白云湖秀江河入湖口人工湿地工程
2.1 表流人工湿地设计 5.2 夏津县污水处理厂排水人工湿地工程
2.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设计 第六章 现行规范中需要实际完善的数据
2.3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设计
第三章 人工湿地的构造
3.1 预处理设施
3.2 布水与集水设施
3.3 潜流湿地床体
3.4 人工湿地中的管路
3.5 后处理措施
3.6 湿地植物
第一章 人工湿地概述
一、人工湿地概述
1.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河湖水质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及与生活污水性质相近的其它污水处理工
程,可作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维护提供技术参照。
1.2 术语和定义
(1 )人工湿地
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
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按照污水流动方式,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
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2 )表面流人工湿地:
污水以水平流方式从首端流至末端,且内部不设置填料的人工湿地。
(3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污水以水平流方式从首端流至末端,且内部设置填料的人工湿地。
(4 )垂直流人工湿地:
污水以垂直流方式从顶部(或底部)流至底部(或顶部) ,且内部设置填料的人工湿地。
(5 )预处理
指为满足工程总体要求、人工湿地进水水质要求及减轻湿地污染负荷,在人工湿地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格
栅、沉砂、初沉、均质、水解酸化 等。
一、人工湿地概述
(6 )后处理
指为满足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要求,在人工湿地后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过滤、消
毒、稳定塘等。
(7 )填料(基质)
指提供人工湿地植物与微生物生长并对污染物起过滤、吸收作用的填充材料,包括土壤、砂、砾石、沸石、
石灰石、页岩、塑料、陶瓷等。
(8 )水力停留时间
指污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驻留时间。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按公式以下计算:
V
t
Q
式中:
t——水力停留时间,d ;
V ——人工湿地基质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基质实体及其开口、闭口孔隙, m3 ;
ε——孔隙率,% ;
3
Q ——人工湿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