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实病学实验大纲 .pdf
口腔粘膜病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口腔粘膜病学是系统研究口腔粘膜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门独立学科。
以临床特性为主干,兼顾病因及病理学特性。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对口腔粘膜常见病
具备诊断及治疗能力,对粘膜皮肤病及某些全身系统病的口腔表征具有基本知识,遇到疑难
病例,通过查阅资料,写出正确详细的病历,作出初步诊断,并能掌握口腔粘膜病的一般治
疗原则及本大纲所讲授各种常见病的常用外文名词。
二、实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在粘膜病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
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听课、绘图、实习操作、
观察标本、自学、教师辅导、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
课堂教学方式,以PBL教学法为主,辅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三、课程总学时
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教学计划,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粘膜病学实验学时为10学时。
四、实习内容及要求
实习一口腔溃疡及感染性疾病示教
1、教学目的
学习RAU、创伤性溃疡、粘膜血疱、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白色念珠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原则。
2、教学要求
(一)掌握口腔溃疡性疾病和口腔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掌握口腔溃疡与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及鉴别诊断。
(三)熟悉口腔溃疡与感染性疾病的病历书写
3、教学内容
(一)复习口腔粘膜病中口腔溃疡与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口腔溃疡与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三)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进行示教,讲授口腔溃疡与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
鉴别诊断。
(四)进行病历书写示教。
(五)总结。
实习二口腔斑纹类疾病示教
1、教学目的
学习常见的口腔斑纹类疾病(OHK、OLK、OLP和DLE)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原则。
2、教学要求
(一)掌握常见口腔斑纹类疾病的表现以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熟悉常见的口腔斑纹类疾病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原则。
(三)了解有关口腔斑纹类疾病的病历书写。
3、教学内容
(一)复习相关知识,讲授常见口腔斑纹类疾病的病因、病理。
(二)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进行示教,讲授常见口腔斑纹类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鉴
别诊断。
(三)进行病历书写示教。
(四)总结。
实习三口腔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大疱性疾病示教
1、教学目的
学习血管神经水肿、药物性和接触性口炎、多形红斑及天疱疮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原则。
2、教学要求
(一)掌握血管神经水肿、药物性和接触性口炎、多形红斑及天疱疮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
疗原则。
(二)熟悉口腔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大疱性疾病的病历书写。
(三)了解口腔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大疱性疾病的病因及其鉴别诊断。
3、教学内容
(一)复习相关知识,讲授常见口腔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大疱性疾病的病因、病理。
(二)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进行示教,讲授常见口腔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大疱性疾病的主要临
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三)进行病历书写示教。
(四)总结。
实习四唇舌疾病示教
1、教学目的
学习慢性唇炎、萎缩性舌炎、沟纹舌、地图舌、灼口综合征(BM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
治疗原则。
2、教学要求
(一)掌握有关唇舌疾病的病因及其鉴别诊断要点。
(二)熟悉有关唇舌疾病的病例病历书写。
(三)了解有关唇舌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3、教学内容
(一)复习相关知识,讲授唇舌疾病的病因、病理。
(二)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进行示教,讲授唇舌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三)进行病历书写示教。
(四)总结。
1、考核方法:采用实验报告考核及实验动手能力考核方式。
2、实施机构:口腔内科学教研室。
教学点:在口腔综合实验室教学,教师由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和口腔综合实验室委派。
辅导形式:以课堂答疑、讨论、复习为主,同时结合同学特点,带习教师进行
个别辅导。
五、实验教学进度及时间分配表
实习内容学时数
实习一口腔溃疡及感染性疾病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