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doc
PAGE
单元检测·大通关演练(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9·南宁高一检测]王韬在《瀛蠕杂志》中谈到,清季上海服饰旧礼“已亡”,“衣服僭移,上下无别”。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后上海移风易俗成效显著
B.西方服饰文化已经在上海普及
C.传统服饰的等级观念在上海受冲击
D.上海的社会风俗开头趋于白费
解析: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是有等级的,“上海服饰旧礼‘已亡’”“衣服僭移,上下无别”说明传统服饰的等级观念在上海被打破,故选C。清季指的是清朝末期,不是辛亥革命后,A错误;B错在“普及”;材料说明的是服饰变革,不是生活白费,D错误。
答案:C
2.
上海石库门住宅(如图)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石库门的消灭反映了()
①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
②近代中国生活模式的转型
③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④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依据题干中“上海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可知①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表述错误,排解含①的选项,故选B。
答案:B
3.20世纪50年月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
B.打算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解析:20世纪50年月初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一个过渡时期,是经济恢复和进展的阶段。A、B、C都符合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而经济建设屡遭挫折应是在50年月末以后,故选D。
答案:D
4.[2019·太原高一检测]如图分别是20世纪50年月和60年月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的缘由是()
A.政治观念的影响B.审美情趣的变化
C.生活水平的提高D.国际潮流的影响
解析:20世纪50年月苏式女装“布拉吉”的流行明显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方针和“一五”打算时期“以苏为师”观念的影响;而60年月女性流行绿军装主要受“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倾思想的影响,可见上述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的变化均受到政治观念的影响,故选A。B、C、D均不符合图片信息的主旨及史实,排解。
答案:A
5.
如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
A.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
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
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
解析:此图片反映了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传统马车与西方汽车在道路上并行。故D项正确。
答案:D
6.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
A.调运快捷B.连接中外
C.资源开发D.经济沟通
解析:依据材料中“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可知,作者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军事方面,人员物资调运快捷,故A项正确。
答案:A
7.1934年,活跃在长江水域的四大航运公司共有轮船53艘,总吨位12.424万吨。其中,英国怡和公司占24.8%,英国太古公司占27.8%,日本日清公司占24.3%,而中国的轮船招商局只占23.1%。这表明()
A.日本垄断了中国长江水域的航运业
B.中国的航运业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C.中国的航运业受到了列强的压制
D.中国打破了列强垄断航运业的局面
解析:日本日清公司占24.3%,不能说垄断,故A项错误;1934年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不会支持而只会压制、排挤中国的航运业,故B项错误;中国的轮船招商局只占23.1%,其余为列强占据,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数据表明中国没有打破列强垄断的局面,故D项错误。
答案:C
8.[2019·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19世纪70年月,中国开头消灭的新式通讯方式是()
A.有线电报B.驿站邮传
C.无线电话D.航空邮递
解析:依据材料“19世纪70年月”“新式通讯方式”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世纪70年月,中国开头消灭的新式通讯方式是有线电报,故A项正确;驿站邮传在中国早就消灭,故B项排解;C、D项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渐渐消灭的,排解。
答案:A
9.光绪二十五年,盛宣怀上疏言: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咳嗽声),此亘古未有之廉价。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上文所描述的新事物是()
A.电报B.电车
C.邮局D.电话
解析:从材料中“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可以推断“新事物”应为电话,故选D项。
答案:D
10.近代中国曾消灭很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