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 - 副本.ppt

发布:2015-08-05约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缆电路的埋设 电缆埋设路径应当保证电缆不受机械损伤,不受热源辐射,应尽量避开交通要道,与临近的电缆沟平行间距不小于2米,交叉间距不小于1米。 电缆埋设路径上方应当设方位标记。 电缆直埋时,应当挖深0。7米,断面为梯形结构的沟槽,敷设时,应当在电缆的上下左右均铺上不小于50厘米的细沙,然后回填原土,并与地面覆盖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注意 直埋电缆地下部分不应当有接头,如果遇到接头,应当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 第七章 用电设备 电动机械的使用 电动工具的使用 照明器的选择 第八章 危险环境因素的防护 外电防护 易燃易爆物及腐蚀介质的防护 机械损伤的防护 第九章 防雷 雷电现象及危害 防雷措施 防雷保护范围 第十章 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P48 安全用电措施 安全用电技术要点 安全用电组织措施要点 电气防火措施 电气防火技术措施要点 电气防火组织措施要点 TN-S系统的设置要求 P12 1、PE线的引出位置,对于专用变压器供电的TN-S系统,PE线必须有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测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线处引出;对于共用变压器三相四线供电时局部TN-S系统,PE线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测零线处引出。 2、PE线与N线的关系,经过总漏电保护器后两线将不再有电气连接 3、 PE线与N线的区别,PE线是保护零线,正常状态下不带电,没有电流通过,并且与大地保持等电位;N线是工作零线正常工作状态下有电流通过,为带电部分,对地有电压。 4、PE线重复接地。 PE线重复接地不应少于三处,应分别设置于供配电系统的首端、中间、末端处,每处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姆 5、PE线的绝缘色。为了明显区分PE线和N线,以及相线。按照国际统一标准采用黄绿双色线。 过载与短路系统设置要点 1、采用三级过载与短路保护系统。在总箱、分箱、开关箱内应当设置熔断器或者断路器。其中断路器允许用兼有漏电保护器功能的漏电保护器取代。 2、多回路配电装置的总路和分路中均应设置断路器和熔断器,即在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中总路和分路都应当设置。 漏电保护系统设置要点 1、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2、实行分级分段漏电保护原则 开关箱动作电流小于等于30mA,腐蚀潮湿场所小于等于15mA,漏电动作时间小于等于0.1S 总配电箱动作电流不小于等于30mA ,漏电动作时间不小于等于0.1S,但动作时间乘动作电流值少于等于30mA.S 3、漏电保护器的极数和线数必须和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保持一直。 4、漏电保护器的电源进线类别必须与其进线端标记一一对应,不允许交叉混接。更不允许将PE线当成N线接入漏电保护器 5、漏电保护器益选择电磁式产品,若使用电子式产品时应当同时设置缺相保护 6、漏电保护器必须和合理的接地系统配合才能形成完备、可靠的触电保护系统。 第四障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概念 接地装置的分类 功能性接地 保护性接地 重复接地 接地的概念 所谓接地,是指设备与大地作电气连接或金属连接。电气设备接地,通常方法是,将金属导体埋入地中,并通过导体与设备作电气连接。这种直接与地接触的金属物称为接地体,接地体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线成为接地线,接地体与接地线组成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组成 P17 接地体 自然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 接地线 自然接地线 人工接地线 接地装置的敷设原则 1、从分利用自然接地体和接地线 2、人工接地体可以水平或垂直敷设,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顶端埋深一般为0.8米,水平敷设时相互间距不小于0.8米。 3、人工接地体和人工接地线地最小规格 5、接地体各部分和接地体和接地线的连接均应采用焊接。接地线连接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法。 6、接地线连接处如果位于潮湿场所,应当涂刷防锈漆; 7、每组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当采用两跟以上导体,并在不同位置与接地体焊接。8、接地线和接地体之间可焊接或螺栓连接。 8、接地体周围不的有垃圾或非导体杂物。,应与土壤紧密接触。 第五章 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的箱体结构 配电装置的电器设置 配电装置的使用与维修 配电装置的使用 1、各级配电装置的门处均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内部电线接线图,以防误操作。 2、各级配电装置均应配锁,并由专人负责开启和关闭。 3、电工和用电人员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使用绝缘工具 4、配电装置停电送电必须严格遵循下列操作程序: 送电: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停电: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5、如发生人员触电或电气火灾等紧急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