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输配电.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输配电
1 能源、新能源、绿色能源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
障。专家认为,在能源领域,新的科技革命的焦点,一是新能源的利
用,二是将信息技术用于能源产业。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后,打出振
兴经济的王牌,就是新能源计划,用信息技术对电网进行彻底改造,
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
能源发展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
建造能源使用的创新体系,以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能源利用体系,最
大限度地开发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
当前,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报载:全球协力向绿色能源领域进发。诸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洪堡
湾即将兴建全美首个大型海浪发电站;苏格兰计划开发潮汐发电为数
据中心供电;以色列开发高效低价碟式太阳能系统;韩国建设最大生物
气体发电设施;而英国宣布新建燃煤电厂须“填埋二氧化碳”。基于全
球能源短缺及人类对环保的渴望,各国政府对绿色电力的开发给予大
规模的投资支持,科学家们更是绞尽脑汁,设想了许多非同寻常的发
电招数。一方面想方设法降低传统发电方式的污染,一方面加快对那
些过去在人们视线中非主流发电领域的研发,包括提高发电效率并同
时降低成本,最终将其送入商业化运营的轨道。同时,道路发电、绿
叶发电、体温发电„„,这些少有所闻的发电方式,如今也一步一步
地悄悄走向人们的生活。
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的第二大国,但能源利用效率比世界水平低
10 个百分点。资料显示,2008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近35000 亿千
瓦时,输电、配电和用户端损耗约9%,每年线路损耗约3000 亿千瓦
时,折合1.5 亿吨原煤,相当7000 万千瓦装机容量、3000 亿元的电
源投资和3000 亿元的电网投资。实现电网信息化之后,每年在输、
配、用电等环节即可节约5%-10%的电力资源,节省价值近2000 亿
元。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我国也启动了多项863 高技术研究发展
计划项目,如: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示范工程,兆瓦级并网光伏
电站系统,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等项目。
新一轮能源产业革命的号角业已吹响,可持续能源已经进入产业
化竞争阶段。其中,智能电网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技术支点。
2 智能电网,蓄势待发
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
速发展以及信息、通信等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智能化已成为世界
电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是数字化电网、分布式
能源系统、信息化家电和储能式混合动力交通工具。无疑,美国在这
方面进行了大量技术准备。
2.1 美国的研究及实践
鉴于发展智能电网对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
构、提升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国家已将其纳入国家能源战
略,有的将其作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在美国总统奥
巴马签署的高达7870 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就安排了 1200 亿美
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
欧美各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开展较早,且已形成强大的研究群体。
美国主要关注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更新,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
息技术,实现系统智能对人工的替代。奥巴马总统复苏经济的计划有
6 方面重点,绿色能源中的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
心的现代医疗保健体系、21 世纪教室试验室和下一代宽带网等,都贯
穿一条思路:以信息化投入带动当前紧迫问题的解决,促进经济复苏,
同时又着眼于长远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仅就能源利用而言,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是开源节流的两方面。
据估计,现代化的数字电网将使美国能耗降低 10%,温室气体排放量
减少25% ,并节省800 亿美元新建电厂的费用。《纽约时报》刊文称,
有研究结果表明:仅使用数字工具设定居家温度及融入价格信息,能
源消耗每年可缩减15%。根据建筑节能原理测算,只需要1/4 的能量,
就能达到现在的舒适程度,而且自然环境会变得更好。可以说,“能
源效率和能源节约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智能电网技术将更好地管
理、节约和监控能源使用。”
2.2 中国的步伐举足轻重
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智能电
网也将成为我国电网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我国智能电网由 IT 和特高压输电“双剑合壁”而成。以坚强网
架为基础,以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实现“电力
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