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52071幻灯片.ppt

发布:2016-12-13约5.94千字共8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糖尿病分类 根据1997年ADA建议,分为4个类型: 一 1型糖尿病 该型病情重、发病急、有酮症倾向; 年龄主要是幼年及青少年,较瘦小。 患者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 2. 小剂量胰岛素: 生理盐水加入胰岛素(另开一路注射): 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的胰岛素(4-6u\h); 在治疗过程中,需每1~2小时查血糖、电解质、尿糖、尿酮等。 当血糖下降、尿酮消失、病人能进食,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3. 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钾应及时补充(病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缺钾)。 碱尽量不补; 当PH值低至7.1~7.0时,并有深大呼吸时,给予补碱治疗; 5%碳酸氢钠50ml,根据病情相应追加。 4. 防治并发症: 注意预防和治疗休克、感染、心力衰竭、 肾功能衰竭、脑水肿等。 二、慢性并发症: (一)大血管病变: 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冠心病和脑血管病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下肢血管病变严重时可引起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溃疡、大庖、坏疽、溃疡等。 (二)微血管病变 1、糖尿病肾病: 常以尿蛋白为标志,通过尿常规检查或尿微量白蛋白、B2微球蛋白检查而发现。 以后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分五期 1期:糖尿病早期,肾脏体积增大。 2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后。 3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4期:临床肾病,24小时尿蛋白0.5g。 5期:尿毒症。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0年以上的糖尿病病人,大部分合并 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最后可引起失明。 眼底病变往往和糖尿病肾病并存。 视网膜病变按眼底改变分六期: 1期:微血管瘤,出血。 2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 3期:出现棉絮壮软性渗出。 4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 5期:机化物增生。 6期: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失明。 3、糖尿病性心肌病 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引起 糖尿病心肌病. 表现为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 (三)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 常表现为末梢神经炎,造成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灼热、刺痛等。 常引起植物神经病变,如腹泻或便秘、 心动过缓或过速;出汗异常,多汗 或少汗;尿潴留、尿失禁、阳萎。 (四)糖尿病足 因末稍神经病变、足部供血不足 和细箘感染 引起。 表现为足部疼痛、潰痒、水疱、肢端坏疽, 统称糖尿病足。 实验室检查 1. 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是发现糖尿病的线索,也是 判定糖尿病疗效的参考指标. 正常情况下尿糖应阴性,但阴性不能 排除糖尿病,阳性也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某些人可呈生理性尿糖阳性,如一些老年人、妊娠状态等。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UAG20ug/分为异常; UAG20~200ug/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UAG200 ug/分为为临床糖尿病肾病; 2. 血糖测定: 可取静脉血浆或毛细血管全血或静脉全血来检查. FPG :3.9~5.6mmol/L 。应早晨8点前抽血检测. 2hPG:当日应和平常一样进食和用药. 随机血糖:一天中任合时间均可检测. 3. 葡萄糖耐量试验 当血糖升高,未达标时做OGTT, 作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75克葡萄糖纯粉溶于300毫升水中,5分钟内饮完,从喝第一口糖水时记时. 服完后1/2h、1h、2h、3h测血糖。 馒头餐试验: 100克面粉制作的馒头相当于75克 葡萄糖.不习惯吃馒头的,等量的米饭也可以. 4.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目前主要测定HbA1c,因红细胞在血环中的寿命约为120天,故HBA1c可反映当前1~3个月(2个月)血糖总体水平。 正常:3~6%,不同实验室有异。 一般认为: 6.2%为控制良好, 6.2~8.0%为一般,8%为控制不良. 该项检查为糖尿病近期病情控制好坏 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指标。 5. 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血胰岛素水平测定对评价胰岛细胞功能有重要意义。 C-肽和胰岛素以等分子数从胰岛细胞生成及释放,由于C-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故能较准确反应B细胞功能。 正常人: 空腹基础胰岛素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