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 .
浦 南 高 速 公 路 B3 合 同 段
(K103+282-K105+127.612)
软
基
处
理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中铁十五局集团浦南高速公路B3合同段路基新三队
二00六年二月
一、???? 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⑴、《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⑵、《公路施工手册》
⑶、设计图纸及福建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
⑷、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环境保护条例。
2、编制原则
⑴、认真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确保本合同段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目标的实现;
⑵、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设计标准;严格执行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行业及业主制定颁布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和法规文件等;
⑶、认真、充分研究施工环境,妥善解决施工生产与各方面关系协调,应用新技术,制定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
⑷、施工组织编制尽量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思路清楚;
⑸、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力求均衡生产;
⑹、实施项目法管理,应用动态网络控制技术,实施施工全过程严密监控,优化配置施工所需各项资源,做到统筹安排,均衡生产,降低工程成本;
⑺、坚持文明施工,规范化管理,减少植被破坏,控制水土流失和污染,切实做好保护环境工作。
二、概 述
本施工段起点桩号为K103+282,终点桩号为K105+127.612,全长1.845km。填方穿越水田地段多为淤泥层软基,软土地基主要位于沟谷内,上部为水田,积水,表层多为耕植土,分布淤泥、淤泥质土。根据设计本路段内共有四段软基;K103+250-K104+075长825m淤泥平均深度1.5m、K104+317-K104+359长42m淤泥平均深度3m、K104+468-K104+675长207m淤泥平均深度0.5m、K104+839
三、施工准备
(一)准备工作
1、组建施工作业队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任务,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使工程运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施工前,在路基两侧开挖纵向排水深沟,主排水沟深于1.5米、次排水沟深于1.2米,并在路线一侧红线外挖一条排水沟将水排出路基以外,降低软基路段纵横路基地下水位和排走地面积水,对软基地段进行晾晒;在路基另侧修建纵向施工便道,并每间隔20m修筑一条横向便道,淤泥挖除时运输车从施工便道行驶,淤泥层挖除后将便道一并挖除。
3、路基清表已完成,施工范围内无通信电览、电线、房屋拆迁等障碍物。换填透水材料拟采用狮子山石料场石渣。
4、软基处理所需的机械设备及人员已配备,机械设备已经试运转,满足施工要求。
(二)技术准备工作
1、技术管理人员已完成图纸会审及技术规范的学习,并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
2、换填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经自检和监理工程师试验室抽检合格。
路基筑路材料的材性应按下表执行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填料最大料径
(cm)
填料最小强度
(CBR)%
重型压实度(%)
固体体积率
(%)
上路床
0~30
10
8
≥96
下路床
30~80
10
5
≥96
上路堤
80~150
15
4
≥94
下路堤
150
15
3
≥93
零填路床
0~30
10
8
≥96
3、测量控制导线及基平水准已复测符合规范要求(复测结果附后)。
4、原地面横断面复测及中桩测量工作已完成。
(三)机械设备配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1
挖掘机
小松200、小松200
3
台
2
平地机
Tj160
1
台
3
装载机
ZL50B
1
台
4
压路机
LSS220
1
台
5
推土机
120
1
台
6
自卸汽车
神龙15T(东风5T)
16
辆
7
洒水车
备用
1
辆
8
夯机
小型夯机
1
台
(四)软基路段人员配备
为确保软基换填施工的顺利进行,本工区将投入足够的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软基换填路段投入施工管理人员6名、专职质检员1名、机械驾驶员24名、测量人员3名、试验人员2名、施工人员15名。
四、施工方案
(一)软基路段填筑整体思想
为保证软基路段的顺利实现,以软基试验段的工艺参数为依据进行施工,以四方代表现场确认单为依据,对基底和换填材料进行控制。
(二)测量放线和淤泥挖除
测量放线:
1、根据已复测的导线点坐标,采用全站仪测设路线中桩及边桩(即坡脚线),并在施工区域以外设置中桩护桩(中线桩间距20米)。
2、水准桩,由(导线控制点)水准桩在施工区域外侧布设临时水准桩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