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让人欢喜让人忧.docx
雌激素,让人欢喜让人忧
雌激素主要是由女性卵巢和胎盘(怀孕后)分泌的一种激素,通過和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女性子宫、阴道、乳房、盆腔、尿道、骨骼及大脑等器官组织,雌激素可作用于这些器官组织并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
雌激素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的成长,并维持其正常功能。
影响乳腺发育和副性征的成长雌激素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促进乳腺发育,乳房增大;并使全身脂肪沉积,阴毛分布具有女性化特征,音调较高,骨盆宽大,臀部肥厚等。
帮助妊娠、分娩及产后哺乳
对于女性的重要生理活动,如妊娠、分娩、哺乳等,雌激素不可或缺。
妊娠雌激素可使宫颈管松弛,并分泌大量清亮稀薄的黏液,有利于精子穿行;可促进输卵管上皮细胞增生,纤毛活动增强促进输卵管运动,有利于精子与卵子的运行;刺激卵泡的发育及促进排卵,促进子宫内膜增生而有利于孕卵着床。
分娩分娩时雌激素可增高子宫肌的兴奋性,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规律而有力的宫缩有助于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儿娩出。
哺乳妊娠时雌激素与孕激素及催乳素协同促进乳腺及乳腺管生长发育,调节乳腺的泌乳作用,使产后乳汁丰富。
抵御生殖道感染
雌激素可使阴道糖原含量增加,黏膜增厚并出现皱褶。糖原分解使阴道呈酸性(pH4~5),利于阴道乳酸菌的生长,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所以雌激素能增强阴道的抵抗力,使阴道保持“自净”环境,抵御阴道内自下而上对内生殖道的感染。
此外,雌激素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可以维持血管张力,保持血流稳定,并增强女性语言、记忆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还可降低血浆胆固醇与β-脂蛋白含量,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并促进肝脏合成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如纤维蛋白原等。
2.随着雌激素的进一步下降,可出现潮热、盗汗、情绪障碍、易怒、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的症状。
3.外阴瘙痒,阴道干涩,分泌物减少,性生活欲望降低或消失,反复尿路感染及阴道感染,以及性生活障碍。
4.进一步可出现由于骨量减少造成的骨质疏松,患者感觉腰酸背疼,关节疼痛,活动无力,易发生各种骨折。同时因缺乏雌激素,血脂及胆固醇代谢异常,会出现血管硬化,血管内皮的损伤,易导致肢体血管栓塞、肺栓塞、脑梗塞、心肌梗死等血栓问题。
缺乏雌激素时,可予适当、精准地补充,但如果无视自身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和家族的遗传情况,盲目乱补雌激素,反而会致病,例如会诱发乳腺癌、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因此,均衡、稳定的雌激素水平十分重要。
传统认为,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但其实男性体内也存在雌激素,适量的雌激素对于男性的心脏同样有保护作用,同样可以降低心脏病引发死亡的风险。而雌激素缺乏和雌激素受体缺陷也是导致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男性衰老,雌激素分泌不足同样是诱因之一。同样道理,男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也可以适当补充,但如果补充过多也一样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导致乳房增大、影响精子生成、性欲低下等。
药物雌激素是由带有芳香A环的18个碳原子组成的甾体激素。内源性的天然雌激素包括雌酮(E1)、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其中E2的生物活性最高,但药效较短,脂化后效果会有所延长。E1的活性相当于E2的30%~50%,而E3则是E1与E2的最终代谢产物,活性最弱。
临床上用的雌激素类药物多为天然雌激素雌二醇的衍生物,如苯甲酸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环戊丙酸雌二醇等。合成的雌激素类药物包括半合成的炔雌醇、尼尔雌醇和全合成的已烯雌酚、已烷雌酚等。
雌二醇是天然的雌激素,适应症为雌激素缺乏综合征。口服起始剂量为1mg~2mg,用药过程中如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病、黄疸、偏头痛突然发作、突发性视力障碍、血压显著升高等,应立即停药。
用于补充体内不足时,每日0.25~0.5mg;用于乳腺癌,每日15mg;用于前列腺癌,开始时每日1~3mg(1~3片),依据病情递增而后递减,维持量每日1mg;预防产后泌乳、退乳,一次5mg,每日3次,连服3天。
己烯雌酚有可能引发血栓症以及心功能不正常,引起肝功能异常、血脂异常、钠潴留,以及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子宫肥大、尿频或小便疼痛等不良反应。有血栓性静脉炎和肺栓塞性病史的患者禁用,与雌激素有关的肿瘤患者及未确诊的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高血压患者禁用,孕妇禁用。
需要指出的是,现实生活中常存在一些滥用雌激素的情况,如滥用含有非法添加雌激素的保健品、化妆品、美容产品;盲目使用雌激素以丰满乳房;滥用避孕药;滥用雌激素喂养家禽、鱼类等肉食产品。雌激素滥用危害极大,可能造成以下后果:
2.诱发肿瘤及恶性肿瘤的发生。有人把雌激素称为“致癌激素”,滥用雌激素会导致子宫肌瘤复发或已有的子宫肌瘤迅速增大;由于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增生,严重者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以及一些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3.可损害肝脏和肾脏。雌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