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案_Windows XP.doc

发布:2018-09-29约7.5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学校:石泉职业教育中心 教师:王康 单元计划: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Windows XP操作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理解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概念,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水平。 [教学重点]: 本章以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方法作为重点内容教学。 [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法、示范操作、学生上机实际操作练习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组织教学活动,对一些简单的内容还可以开展学生自学,然后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习操作过程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学习,注意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课时安排]: 本章共计划教学10课时。其中课堂教学5课时,上机实习5课时。在本章的教学安排中加大了实习操作的量,希望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一方面可以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果,暴露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使用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 第1课时 [课 题]:认识操作系统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 认识Windows XP的桌面 2 鼠标的基本操作 3 桌面的操作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Windows XP的启动、退出、Windows的桌面、窗口的使用; 3 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Windows XP桌面的组成、鼠标的操作。 [教学方法]: 以教师操作示范法为主辅以教师讲授,通过教师的具体操作,结合讲授及教材,加深学生理解,增强学生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第一章时学习软件时曾提到操作系统,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我们通过几个问题先复习一下。 1、操作系统有什么作用? 2、操作系统在软件分类上属于哪一类? 二、新课讲授: 1、Windows XP的桌面 定义: 课堂练习:P57页填空 2、阅读P56页内容,总结鼠标的几种基本用法 指向: 左键单击: 左键双击: 右键单击: 拖拽: 3、桌面操作 创建新图标: 删除图标: 重新安排桌面图标的位置: 4、任务栏的基本操作 任务栏的移动: 改变任务栏的尺寸: “开始”菜单的使用: 语言栏的使用: 5、退出Windows XP = 1 \* GB3 ①操作程序:开始――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是 = 2 \* GB3 ②演示退出Windows XP的过程。 想一想为什么一开电源就自动启动了Windows XP,一退出Windows XP就自动关机了。 6、小结:强调正确退出Windows XP的重要性 三、作业布置: 1、阅读P59页“相关知识”和“提示 Windows XP的不同版本”内容。 2、完成P60页的“体验与探索”。 第2课时 [课 题]:窗口的组成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了解窗口的性质,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2、了解对话框的性质和基本操作。 3、窗口命令菜单及操作。 4、Windows XP系统提供的帮助和支持系统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窗口的基本操作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配合演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Windows XP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系统在执行每一项任务时,都会在屏幕上开出一个矩形框,程序就在这个框内运行,我们把这个矩形框就叫作“窗口”。 想一想,Windows XP中的窗口和我们现实中的窗户有哪些相同之处? 二、新课讲授 1、窗口的组成 看课本P60页的图,指出以下对象的位置: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工作区、滚动条、状态栏 阅读课本P61页内容,分别说出组成窗口的名对象的作用是什么? 课堂练习:试一试 窗口操作是使用计算机时最基本的操作,在观看教师演示后,试完成以下的操作练习。 ①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分别单击窗口右上角的三个按钮,观察窗口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移动窗口的位置: ③改变窗口的大小: ④窗口标题栏的操作: ⑤打开两个以上窗口,完成窗口的切换和排列: 2、了解对话框的性质和基本操作 对话框和窗口基本差不多,很多操作也都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对话窗口不能改变大小,增加了如选项卡、按钮、录入框等。 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改变屏幕保护程序为三维字幕,文字为:石泉县职教中心。 对完成上述操作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对话框的基本操作。 课堂练习: 设置桌面的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